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论道
    这话问得有些意思了。
    众所周知,现在中央政府分为直、皖两大派系,另有一个广州政府在事实上独立,但是名义上,中华民国仍然是一个国家,大家都没有异议。教官的话,有些考校国家大局的意味。
    张汉卿胸有成竹:“所谓现代国家,无例外地对外表现在独立外交、司法、海关,这一点中国远远不及;对内则政令及军令统一,这一点中国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从民国成立起,各省便是事实上独立的军政体系,现在的民国体制既不是联邦,亦不是邦联,亦不是共和,而是由各路军阀凑合起来的集合。单以东北而论,为中央政府所力所不及,但三省亦各有其统属。即以奉省来说,同样还有冯帮办的另一股势力,俨然分庭抗礼之势。所以我说,中国当前远不是统一国家,离统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中国有‘全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正统一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我坚信。”
    中年教官欣赏之色又浓了一层,但是他接着问:“有见地。那你看来,是谁,最终会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任?段总理、徐总统?还是孙先生的力量?”
    张汉卿心内暗暗吐了口唾沫,这在上时空可是连小学生都懂的常识。他充满自信地说:“直皖系难成大业,孙中山先生目前之政策仍处在模糊阶段,尚未能团结中国绝大部分的民众,现阶段都不可能担当起统一的大任。”
    中年教官追问说:“所谓孙政策之模糊是指什么?”
    张汉卿微笑说:“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富有远见的领袖,但是孤掌难鸣。他为了达成个人的政治目的与意图,不惜在国民党之外另立新灶,重新组建中华革命党。但是中华革命党却要求党员向孙中山个人绝对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将国民按入党时间分成等级,享有不同待遇。部分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等俱未有加入。这使得他的力量大弱,削减了国民党的执政基础----不是说这样做不对,而是现在的国民党鱼龙混杂,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一点军事力量的孙先生若想统一中国,还远得很呢。”
    这是实情。
    孙中山当初拥有的实力确实有限:辛亥革命后大部分的省份主要的军事凭借却是各地的团练与新军,或是混入部分华侨以及洪门与旗下哥老会的成员,无论在装备与士兵素质上,皆无法与曾经的清朝主力北洋军抗衡。此外由于孙并未实际投入革命战事,故各省的革命势力纷纷推出自己的领导,使革命势力呈现多头马车的情形。至于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当时孙中山人还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的朋友的餐厅打工度日,对革命事并不知情,所以孙中山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这使他在国民党内的威望,甚至一度不如黄兴。
    而现在的孙中山尚在上海,前不久还发表了一篇空洞无力的讨伐袁世凯的文章《讨袁宣言》,正不知路在何方。历史上后来的变化是一回事,前提是没有他张汉卿在。
    中年教官明显黯淡的神情让张汉卿感觉这个人或许与孙中山有些渊源,或者至少是同情者或向往者。在派系壁垒明显的时代,这种明显的倾向性是为大多数政权所不见容的。不过以张汉卿的眼界,却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他有些对这个人感兴趣起来。
    明显的,这个人一身正气,远不像典型的一些老兵痞惯有的邋遢与狡黠。军服在肩上部分有一块补丁,且整件衣服显得已有些发白,明显是长期浆洗过的旧制服,不过却仍显得甚是威武。一般地说,在中上层军官中能够仍然保持这么朴素的,立身一定非常严谨。于是张汉卿的好感顿增。
    两人的对话吸引了许多旁观的学员,张汉卿也浑身是劲。他把这群人当作他的表演舞台,继续侃侃而谈:“不过,也不是说统一中国就遥遥无期,至少,在奉天,我们27师是有资格完成统一东北的大任的。只要充分发动民众,力量逐步壮大起来,视形势则进可问鼎关内,退足可自保。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尚算和平的大局面下,更多地储备人才、发展工业与经济、改善民生,为将来的奉军大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中年教官的眉头舒展开来,他大手一伸,向张汉卿说:“说得好,少帅。我郭松龄愿意帮助少帅达成理想,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
    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战术教官郭松龄,张汉卿非常欣慰。
    史上郭松龄在奉天讲武堂任教官期间,刚好张学良在这里学习,他亲身感受着郭教官远离声色,自持清廉,治军严谨,对部下赏罚分明的一身正气。张学良对他湛深的学养和高洁脱俗的人品极为钦佩。郭松龄在奉军将领中,是别具特色的一个人。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曾加入同盟会,在广州和天津两次谒见过孙中山,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虽比张学良年长19岁,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因对张作霖扩军备战、抢夺地盘的行为不满,他在妻子的支持下,决心积蓄势力,推倒军阀,整顿奉军,准备将政权交还给有民主思想的张学良。
    张汉卿极清楚这个人在史上的能力,虽然他最后因不满张作霖进攻国民军而背叛奉系并造反,后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后被处死。但是以七万人之力,打得张作霖要“布置关于下野和议和一事并准备逃往大连,且运来十余汽车的汽油及引火木柴,布满楼前屋后,随时准备将大帅府付之一炬”,可见其用兵能力之强。不过在日本人、张作霖、吴俊升等合力进攻下最终失败,夫妻双双被枪决。
    以他这样一个忠心为国为此不惜以命抗击之人,在张汉卿志在统一全国之理想下,绝不应该在此时空里有叛反之意,郭松龄可是带兵与搞政工的通用人才、能文能武的一把好手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