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朱元璋郁闷啊!别的太子恨不得早点登基,太子朱标偏偏不皇位
陈寒也没有打算狡辩,当年范仲淹平定西夏的计策是实行了,也实行了好几年,效果很好,但并没有彻底消灭西夏,所以才会认定这是错误的。
但陈寒并不这么认为,于是他解释起来。
“当年范仲淹平定西夏之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不见得是他的计策有问题,
而是宋朝当局,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等待范仲淹计策成功。
范仲淹的计策是以十年为准绳计量,他希望用堆城寨在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
但是北宋当局却希望能与西夏一决雌雄。
当时的北宋内部纷争不断,文武不齐心,他又是改革派。
说白了不是西夏当时强大,而是范仲淹是改革派,他动了太多权贵的利益。
那些权贵不希望范仲淹继续在那个位置上待着,没有了范仲淹在背后大力支持,西北平定西夏的计策也就随之瓦解。
当年范仲淹评定西北的计策是对的,最终失败,也不是因为外敌太过强大,而是北宋内部起火。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范仲淹能够强行往西夏腹地推进了上百里,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如今我大明改革已经成功,我想诸位同僚都已经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
就像刚才赵部堂和宋部堂说的那样,在吏治方面,有考成法的督促官员们恪尽职责、不敢懈怠;
赵部堂所言,我大明今年的赋税收入达到了两千八百万两之巨,
官员们的俸禄提高,海内升平,有着强大的基础来支撑,我大明在北边用兵,也有强大的凝聚力来保证北边建设城镇不会半途而废。
如今大明想要专心发展南边,要专心经营岭南,要专心经营海洋贸易,进一步的稳定西北、东北以及瓦剌、鞑靼就必须得稳扎稳打,不能多线开战。
所以执行以城镇为基础一步一步蚕食掉鞑靼的国土的计策是对的,这个方向没有错,
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层面的问题。
而在执行的时候,宣府总兵赵怀德在边关开通互市贸易,建设零散的市场便能够吸引鞑靼商人和内地商人共同贸易已经证实,
在鞑靼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每个部落都对大明敌对,
他们的百姓也热切期望和平,以此为契机,瓦解鞑靼内部的部族,拉一批踩一批,即便有些部族对大明怀有敌意,
晋王、谷王、肃王、庆王他们所率的兵马,也可以轮番抵御他们。
一方面练兵另一方面发展贸易,我想才是真正治理西北的良策,不知诸位同僚有何感想?”
陈寒解释完了之后,大家也都清楚,就如同陈寒说的那样。
当年的范仲淹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范仲淹制定的计策有问题,反而他的计策非常的高明。
他在抵抗西夏的党项族的时候,把边关的城寨进行修缮,形成城镇,串联起来形成强大的堡垒,对西夏进行倒逼,这个政策是相当正确的。
而且当初的范仲淹手上仅有一两万人,可是他分成了好几部。
这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训练。
哪里有西夏人进攻,除了遵守本地的这一部分兵力进行抵御,其他的兵力也可以轮番支援,互为犄角。
而在城镇内部呢,又发展双边贸易,让两国民众可以互买互卖,促进交易。
此消彼长,令西夏防不胜防。
最后这项政策被废掉,还是因为范仲淹进行庆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他的改革得罪了大批的权贵,这些权贵通过内部把范仲淹给赶下了台,所以才导致他的推进政策失败。
这不是范仲淹的政策有问题,而是北宋内部,官场争斗导致。
陈寒现在重新启用这项政策,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政策的好处。
盲目的穷兵黩武与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争斗,是没有意思的。
反而是步步为营,逼得游牧民族不得不和农耕民族合作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当初的北宋只占领中原的一部分,兵力太少,国力又不强,内部官员心又不齐,当然得失败。
可如今的大明不一样,大明现在广有四海,改革又成功了,国力蒸蒸日上,百官同心协力,与当初的北宋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然可以实行这项政策。
陈寒的一番分析之后,所有官员都是心服口服,最后一致同意,可以实行,同意谷王和宣府总兵在宣抚和镇守在山西的晋王在大同一带形成近千里的城镇建设群。
每过三十里便建设一座城镇。
一方面拉拢鞑靼内部部族之间进行贸易,分化掉鞑靼内部的力量。
另一方面,也要把水泥路面铺设下去,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从而切断掉鞑靼的骑兵机动性。
朝堂上面,大家伙就把所有的方案都给议论完毕,就只等待着实行。
而实行而推进这项政策,就落到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头上。
有整个朝廷的支持,他们更能够推进。
最主要是宣府总兵赵怀德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计策的可行性。
这就不是陈寒要去操心的问题了。
陈寒已经帮助宣府总兵赵怀德和晋王完成了最基础的工作。
……
下了朝之后,太子朱标把陈寒单独留下。
“老爷子最近还比较想你,你到御园去找一趟老爷子。”
陈寒没有想到啊,堂堂的明太祖洪武大帝,对自己还这么的上心。
于是他也没有立即回府,来到了后园。
此时朱元璋还真就像一个退休的老人。
即便是朝堂上面要商量如此多的大事,他都可以不露面。
老爷子曾经不止一次在陈寒的面前提过,说要退位,让太子朱标来当这个皇帝。
他要竭尽全力地成全自己的长子当皇帝的目标。
可是朱标这个人孝顺,他绝不会在老爷子还活着的时候就登基。
即便明白自己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其实在今年就应该死掉,他都没有觊觎这个皇位,让朱元璋颇为的无奈。
纵观历代王朝,即便是像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在储位之争上面也曾经犯下过杀兄杀弟逼父的事情,
更是在他之后,出现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储位之争。
李世民这样的一位雄主,对自己的儿子都多有猜忌,不希望太子掌权。
更有西汉汉武帝刘彻,怀疑自己的太子刘据,有谋反之意,互相敌视。
以至于太子刘据最后被逼造反。
历朝历代发生了如此多皇帝猜忌太子之事,又发生如此多太子想要早早的登基而与皇帝父亲闹得兵戎相见。
可为何到了他朱元璋这里,他明明想要退位,明明想早点把这个皇位交给太子,可朱标居然不愿意接。
朱标宁愿当一个监国太子,宁愿事事请示他这个父亲,也不想早早的让他老爷子退下来。
朱元璋也不会怀疑说自己的太子虚伪。
而是很明白太子朱标非常孝顺。
他不希望朝堂的官员们猜疑,说是父子之间不和。
是不是太子掌握权力太多,架空了皇帝,导致皇帝不得不退位。
就像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把老父亲囚禁在皇宫里面,逼迫皇帝李渊退位一样这种事情。
在唐朝既然发生了这种不和谐的事情,朱标就不想再次发生。
所以最后朱元璋也只能无奈的自己躲清闲了。
你朱标不当这个皇帝,那我就逼着伱当。
反正现在老爷子就是不理朝政,不见大臣,天天就游手好闲,这也难为朱元璋了。
所以现在朱元璋才想着找后辈儿孙们进宫陪他聊聊天也好,因为他实在是闲了。
而在这些后辈儿孙这里,陈寒是最能和他打成一片的。
因为陈寒来自于后世,没有那么重的礼节包袱,什么玩笑话都敢说。
老爷子年纪毕竟大了,和他同辈的臣子要么过世,要么太老了。
年轻一辈的臣子和他有代沟,也没有办法沟通,所以就剩下陈寒了。
昨天老爷子听说陈寒回来了,就想着让陈寒赶紧到宫里面来陪陪自己。
陈寒坐在了朱元璋的边上。
两个乐呵乐呵的钓了鱼,陈寒便将辽东发生的战事,以及如何逼迫李成桂以国王之姿,亲自来到鸭绿江旁边与自己谈判,
更详细的讲解了一下自己在谈判桌上,如何怼的李成桂这个国王最后都不得不妥协。
听得朱元璋哈哈大笑。
朱元璋笑过了之后对陈寒道,“李氏朝鲜那帮无耻之徒,看起来就只有你能对付他们的。”
接着两个人又说到了蓝玉的问题。
朱元璋是知道陈寒来自于后世,也跟他讲过,本来今年是太子朱标的忌日,同时也是蓝玉被连累诛杀掉的日子。
现在陈寒不仅救下了朱标,也救下了蓝玉。
“你的意思是想让蓝玉跑去当海军都督,百官不同意,你给他们说服了?”
陈寒笑道:“蓝玉这个人乱是乱一点,不过才能突出啊。
我是这么想的,让他留在大明,乱的是咱们自家,
可是让他跑去海面上,他的这一股嚣张跋扈,正好可以震慑的海面那些海盗。
甚至我还有意想让他收服一批海盗,帮咱们大明做一些脏事。”
朱元璋放下了鱼竿,“说来听听!”
陈寒道:“咱们经营南洋,现在靠的是经商手段,利用的是那些想与咱们大明买卖的人自己入彀中来,
可是这不够,以后咱们必须得要将他们给征服,
把他们变成咱们自己的土地,才更好地加以利用。
尤其是南洋地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正好用来种粮食。
与其经常性的类与他们进行贸易,还不如拿下这块土地,咱们自己种粮食,殖民是一定要做的。
在这一块,我想托付给谁都不如托付给蓝玉更为合适。
他野蛮粗鲁正是殖民最需要的品质,在我大明,他的野蛮粗鲁惹人厌烦,
可是在殖民这条路上,他的乖张暴戾、嚣张跋扈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他的破坏性越大,把他放出去,对咱们大明来说就更有利,正所谓慈不掌兵,殖民必须在累累白骨之上才能建立。
换做任何一个将军去统帅海军,都不可能下得了这样的决断,
但唯有蓝玉,他敢做这样的事,
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把这样的人托付到海军殖民的这条路上去,才是对他最大的利用。”
朱元璋听完陈寒的话笑着道:“损的确是有点损了,不过你说的这个正中下怀。
这个蓝玉放到哪都不让咱们大明省心,但唯独放到海洋上面去,
咱们可以利用他这一股子嚣张跋扈的性格做成大事。
陈寒呀陈寒,没想到你这猴崽子还有宰辅之才,知道偏才怪才如何驾驭。
不过要说服他,可能还得你亲自出面。”
陈寒道,“我已经打算明天或者后天,以郡主的名义,邀请他来我府里吃顿饭,在饭桌上探一探他的底。”
朱元璋想了想,“好,你明天中午请他吃饭,吃完饭直接到大明工程学院来。咱在那里等你们。”
陈寒不知道朱元璋葫芦里边卖的是什么药,但他欣然同意去一趟。
……
凉国公府。
左都督以及定远侯王弼等人,都来到了蓝玉的府邸。
大家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左都督是直接说道,“大帅,您是没有在朝堂上面看到,今天可真是出乎意料,
虔国公在朝堂上面说海军组建之后缺一统帅,而放眼朝堂,唯有您最适合当这个海军总督。”
蓝玉听了之后万分诧异,他放下了酒杯。
蓝玉这两年的确是收敛很多。
因为自从两年前把他给召回京城之后,朝廷就再也没有给他派任务。
以前不打仗的时候,蓝玉他们这些个统帅,都是到各地去练兵。
可是现在呢,那些个第三代的小辈们,都已经开始到各地去督促练兵,
唯有他这么个大明鼎鼎的统帅,刚刚灭掉北元的名人被放在了京城不管不顾。
没人去跟他交代还有什么任务,就这么把他晾着,一晾就是两年。
而在这两年里边发生了许多的事情。
首先是他的那些义子干儿个个被查出来,要么是贪污军饷,要么就是欺压百姓,要么就是治兵之时导致士兵死伤不少,从而被流放的流放,被判刑的判刑。
他也不是傻瓜,明白这就是朝廷在对他进行整治。
只不过是因为他功劳更大,不好直接动他。
所以蓝玉这些这两年在担惊受怕当中脾气改了很多。
但今天听到陈寒举荐他当海军都督,他还是很惊讶的。
他依旧记得,自己刚刚回京城之时,邀请陈寒到酒楼吃饭,
希望他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要收他们淮西文武的田税,可陈寒不给他面子,气得他火冒三丈。
他还放下话呢,从此和陈寒在没话讲。
可没想到在今天的朝堂上,陈寒居然力排众议。
推荐他为海军总督,就让蓝玉颇为震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