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我说的是赵云
    十一月十二,诸葛瑾回到广陵后的第四天。
    广陵北城,一座原本属于袁军将领陈兰的大宅院,自两个半月前刘勋败退后,便被刘备军占据,赏赐给了军司马田豫。
    如今,却被诸葛瑾买了下来,草草打扫一下、换了门楣,用于给舅舅宋信自立门户。
    这座宅子,当然比刘备分给诸葛瑾的要差不少,但也算体面。
    诸葛瑾要得太急,仓促间也没其他人出手。军中诸将唯有田豫年轻、在徐州没有妻小,不需要大宅子,就顺水推舟卖了。
    交割之时,诸葛瑾内心也隐隐暗忖:莫非田豫借口母亲年老无人奉养、想回幽州老家的事儿,还会发生么?所以才急着卖不动产套现?
    不过刘备如今的形势,可比历史同期好太多了,应该还是能劝劝的。
    天下哪有为了养老就不求仕途的道理,完全可以把田豫的母亲接到南方养老嘛。
    不过这事儿不是眼下该想的,诸葛瑾自己家里,一堆繁杂都还处理不清呢。
    ……
    这天一大早,诸葛瑾亲自来舅舅的新宅帮着主持,宋信也在门口迎来送往。
    宅院里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仓促草率,但绝没有一个客人会因此而看轻宋家。
    宋家设的是午宴,然而才上午巳时,刘备、张飞就已经提着重礼早早来捧场了。
    糜竺、陈群和那些广陵本地的大姓氏族,更是不敢落后。
    这让至今还没出仕的宋信颇感局促。
    他不懂官场上的事情,迎客时分不清尊卑,很是手忙脚乱。
    还是诸葛瑾从旁提醒:无论客人地位,一律对等以待,做个时揖就行。
    宋信这才稍稍镇定了些,趁着没客人时偷偷擦汗:“阿瑾你如今面子可真大,这广陵城里有头有脸的谁敢不来。”
    诸葛瑾:“我已是朝廷诏封的校尉,这不是应该的么,以后要习惯。”
    客人们很快就到齐了,也到了开宴的时候,一共摆了几十张席案(汉朝是一人一席)。
    诸葛瑾回到正堂,坐到右侧主位上,宋信坐在他左边,也是面朝客人。
    诸葛瑾端起酒,说了几句场面话:“多谢诸位今日光降,在下下月便要启程去豫章,勤于王事。只因家母不愿寡嫂投叔,又不愿让我牵挂。故而舍舅提议:宋家今日重新自立门户,诸位皆是见证。”
    说着,诸葛瑾先喝了一盏,宋信也喝了,众宾客也都捧场。
    然后又轮到宋信说话,无非是强调“家姊原先只是担心继子女年少无人抚养,才在诸葛家撑持至今,并非立志终生为君贡先生守节。
    君贡先生与原配发妻早已入土为安,何况琅琊难归,将来也不愿搅扰。如今子瑜已得天子明诏封为校尉,诸葛家诸事,他定然可以撑持。”
    宋信说完,也敬诸客一盏,众人陪饮,酒过二巡。
    最后一巡,又回到了诸葛瑾那,他吩咐婢女当众取出数十锭马蹄金,百匹彩缎,还从刘协赏赐的那堆珠宝里,挑出三件,郑重其事宣布:
    “这三件珠宝,乃此番去许都时,天子召对所赐,留给宋家,权作光耀之念。黄金三十斤,彩缎两百匹,是在下手头全部浮财。
    并此前玄德公所赠三百户田庄、耕佣,今日一并转交舅父,有劳舅父替我报答多年养育之恩。也祝宋家从此开枝散叶、光耀门楣。”
    说完后,交割了财物,这第三轮酒也算喝完。
    堂上众宾客听完前因后果,也是各自或惊讶,或叹息,或赞赏。
    叹息的是宋家丢了诸葛家那么粗一条大腿,以后要靠自己了。
    但诸葛瑾毕竟慷慨,分家时把大部分家产留给继母了,自己只留了一座房子和些许日用之物,很值得彰扬。
    这里有一句必须强调:整个宴席和仪式,从头到尾,宋氏都没有露过面,也完全不关宋氏将来是否改嫁的事。改嫁一词,也根本没有提起。
    那些只是前些日子关起门来私聊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只是保留一种可能性、还人一个自由身。
    汉朝礼法规定,在夫家没有生出亲生子女的继妻,在夫君和原配妻子亡故并合葬后,守孝年限也满了,是完全可以由娘家人接回去的。以后怎么过,要不要改嫁,那是娘家人的事。
    宋氏前些年,是看在继子女一个都没及冠,所以三年守满后,出于道义又额外多抚养了四年。
    诸葛瑾今天也是强调他舅舅自立门户了,后续一切宋家的事情,都是宋信的决策,诸葛瑾没有话语权。
    如果嫁不出去,在娘家过完余生也很正常。
    ……
    主人家三巡致辞说完,一旁的刘备率先反应过来,夸赞了几句诸葛瑾的孝行:
    “子瑜如今身为校尉,身涉行伍,忘身报国。让继母随舅在远离兵祸之地颐养天年,才是真正的至孝。非比沽名钓誉之辈,为了一己孝名,却让父母跟着奔波涉险。”
    这番话情商极高,进一步帮诸葛瑾的行为贴金,随后又话锋一转,向宋信建议:
    “宋先生与子瑜兄弟伴读数年,想必也颇有学识,一直不出仕也不是办法,不知能否请宋先生屈就本州客曹从事一职?此职清闲,也不用涉险,可安居而业。”
    客曹从事是最轻松的闲差,也谈不上油水。
    正如朝廷需要大鸿胪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州郡觐见。而州刺史也需要一个类似负责迎来送往的属官。
    宋信原本还有些忐忑,听刘备提出的差事如此轻松,他才把心放下,当场表示感谢、愿意接受征辟。
    这样一来,宋家面子也有了。刚刚自立门户,立刻有了个官身,不用担心将来跟人社交时过于卑微。
    后续大家自行饮宴,宾主尽欢,自不必提。
    有其他事情找诸葛瑾的,也都借着酒席,一一过来商议、汇报。
    刘备首先端着酒杯过来聊天。
    他倒不是为了给宋信征辟的事儿邀功,而是从诸葛瑾这次办的事情中,发现了一些意外的不安。
    他便开门见山问道:“子瑜,昨日收到帖子后我就想问你了,你给令舅寻的这处院子,是我原先分给国让的吧?他这么急于出手,卖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
    诸葛瑾也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国让应该不是第一次流露出、担心在家乡的老母了吧?他卖院子时,倒是说一个人住不了那么大,换些金银,有机会好托人捎回幽州老家,补贴家用。”
    刘备不由深色黯然:“其实,当初广陵之战刚打完后,他就暗示过我一次了,想回去奉养老母,我劝他再想想,不要急于一时。果然还是不易留住么。”
    诸葛瑾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刘备这是以君子之心度人。
    按照史书,汉末、三国有好多人以奉养亲人为借口回老家。里面固然有很多是真的,但也有些是借口。
    这就像诸葛瑾穿越前,在教培机构见了太多的女同事,最好用的辞职理由,就是“我跟我老公/男朋友异地恋,要去他所在的城市发展”。
    后世职场女性如果说出这个理由,老板是绝对留不住的。
    毕竟强留太损阴德,所谓宁拆十座破庙,不拆一对夫妻。
    汉朝不存在夫妻异地,但还有父母子女异地。诸葛瑾觉得,如果只是出于孝顺,也可以建议对方父母家族搬离老家,来子女求官之地奉养。
    大不了多给钱,给好宅院,多给婢女仆佣,并且确保有一个安稳的后方环境。
    诸葛瑾把自己的思路暗示了一下,然后就劝刘备别担心:“依我看,这事儿迟早要解决,也不光是一个国让的事。
    前两个月我军在广陵立足未稳,家眷还被吕布俘虏。当时部曲提心吊胆,怕将来还会噩耗重演,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全军家眷都要回来了,将军还得了扬州刺史的朝廷实授。就算广陵地处强敌环伺之地,可一旦渡江,于刘繇合力,江东之地将来定能成为安稳后方,又如何需要担心家眷不得安宁久住?
    将军当伺机把这些道理,跟国让等心有动摇的部曲,好生剖析明白。加上宪和此番许都回来后,估计也会闲一段时日,并无外事需要他操心。
    宪和也是幽州人吧?还跟将军同乡,让子仲安排一些海船,沿岸而行北上,去幽、冀之地巡防,把在幽冀老家还有家眷牵挂的,一并好生接来,才是长远之计。”
    刘备听完,也是忽感开朗。
    他自己从没怀疑过有人可能拿孝道当借口,所以很多事情没多想,被诸葛瑾这种实用主义的思维一启发,顿时就反应过来了。
    “确是如此,那我还是与国让,还有其他在幽州老家还有家眷的元从袍泽都谈心一番。唉,士仁若是还活着,肯定也想接回父母吧。前番我抚恤时,只抚恤了他的妻儿,他父母还在广阳郡老家呢。”
    这一世的士仁,按张飞给他留面子的上报陈述,是“在张飞和诸葛瑾突围去海西县的路上,为了引开雷薄追兵,才力战殉亡”。
    所以刘备对这些从老家带来的袍泽,还是念旧情的。虽然士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刘备还是第一时间想到、去老家时要把士仁父母接过来,给钱粮养老。
    诸葛瑾见刘备终于想通,又提醒了一句:“我听说,将军身边原本还有个蓟侯派来的部将,骁勇而擅主骑,前年因为兄丧归乡了?兄丧守期不过一年有余,如今应该期满了吧?若真能派宪和跑一趟河北,何不一并打探?”
    刘备眼神一亮:“你还听说过子龙的事?是云长还是益德告知的?子龙确实是回乡守兄丧。
    不过我总想着子龙乃是信人,与我知心,他只要守期届满,想要投我,自然会来寻我。
    以他的武艺,天下何处去不得?我若强行去寻,会不会令他难堪?或是他又遇到了什么难言之隐?”
    诸葛瑾气得直摇头,但也没说重话,只是心中暗忖:难怪历史上赵云一回老家,就是足足五六年,就你这脾气,看似为人着想,实则令人难堪了。
    诸葛瑾只好组织了一下措辞,提醒道:“将军,我虽没见过子龙,但听云长、益德偶尔提起,也能大致揣摩出他是高傲志节之人。
    他因兄丧而离去时,将军尚且在与田楷合力助陶恭祖抗曹,当时陶恭祖还未过世、也还未以徐州牧之位相让吧?”
    刘备回忆了一下时间,点头道:“确是如此,那又如何?”
    诸葛瑾叹道:“对于有气节之人,他自问与将军算是患难之交,而他因兄丧而离去时,将军也尚未发迹。在他离去后,将军骤升高位,他若是守完丧立刻回来,岂不是显得嫌贫寒而贪富贵?
    既然如此,他说不定会在老家结庐而居,并不出仕,只等将军主动相召,否则便不仕他主,以显其气节。我军如今刚刚丢了徐州三郡,只剩最后一个半郡,也算是形势危急之时。
    此时派宪和去召,极言急需子龙之力为臂助,他定会星夜前来。还能全他雪中送炭之义,全将军与子龙相知之雅,岂不美哉?”
    说句良心话,诸葛瑾这番道理,其实未必对。
    他只是因为知道历史上赵云回老家后,六年没出来投奔,然后从这个结果逆推,随便诌了一个心理活动,赵云内心未必真是这么想的。
    但这都没关系,诸葛瑾可以判断出,只要赵云有了台阶下,刘备越把自己的处境说得艰难,然后相请,赵云就越容易来,他本来就跟刘备交情铁到那个程度了,让他有个雪中送炭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对方下决心。
    诸葛瑾觉得,历史上刘备这一波,也算是“因为觉得太了解对方,怕对方另有难言之隐,尴尬,所以宁可错过也不主动”。
    最后明明两年多就能回来的,非要拖个六年才回来。
    自己这番劝导,也算是积德行善了,让赵云提前三年半实打实做事,别错过立功的机会,对大家都好。
    刘备细细琢磨了诸葛瑾的心理推演,眼神也是越来越亮:
    “我怎么没想到?子瑜,我素来自问善于下士,对待人接物从不需要人教。没想到,你不但会别的,连我最引以为豪的长处,你都能点拨出我的不足来,真是……匪夷所思!”
    刘备已经被诸葛瑾震撼过多次了,但他自问这次的震撼依然是最强烈的。
    因为诸葛瑾居然在情商和心理学领域,都能稍稍点拨他,那可是他刘备最引以为豪的最强项啊!
    殊不知,诸葛瑾这次依然是靠开挂,他也就只能分析分析田豫和赵云等人的心态,
    你让他找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来、从零开始分析,那刘备的情商分析力绝对完爆他八条街。
    “我这便去安排,国让,子仲,有一事与你们商议!”
    刘备欣喜若狂,火急火燎就拉着糜竺、田豫,到偏厅另行议事,丝毫不顾这是在宋家的立户宴上。
    ——
    ps:第二更,四千字。
    今天虽然一共两更,但加起来九千字了,平时三更的量。
    就当是其中有三千字家族琐事,白送给大家的了。
    也不定时了,上午就更完了。
    后续几天也都会加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