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章 名动邺城
    五日之后,邺城。
    袁谭带着郑玄一行,慢悠悠沿着黄河抵达黎阳,随后改走陆路北上。
    船队在码头上岸的同时,已经有人飞马去邺城报信。黎阳至邺城只有最后一百里,陆路坐马车慢慢走也就一两天,快马报信几个时辰就能到。
    此前一直跟袁谭同行的诸葛亮,此次倒是故意借故落后了些,让袁谭和郑玄先行。
    袁谭一开始颇为不解,后来才明白过来:诸葛亮这是不希望袁绍把“郑玄来邺”和刘备使团的斡旋关联起来。反正刘备阵营也不需要这点虚名,反而容易招来忌惮,还不如显得这就是袁谭自己一力促成的。
    而且诸葛亮毕竟年轻,他还不适合让袁绍亲迎。但郑玄却地位尊贵,如果跟郑玄一起出场,被袁绍迎接也就避免不了了,还不如错峰出行,大家都轻松些。
    在袁谭面前要高调,而在袁绍面前要低调,只要实利不要虚名,这就是诸葛亮此行的一条准绳。
    如是又过了一天,在邺城南郊四十里的安阳县,亲自南下郊迎的袁绍,终于见到了被他儿子护送来的郑玄一行。
    父子相见,当然要提前数里,就由袁谭先策马上前向父亲问安行礼,然后才是郑玄的马车慢悠悠来到近前,由袁绍向郑玄行礼。
    袁绍原本略微有些不耐烦,但是看到大儿子策白马飒沓而来,英气勃勃,似乎有些陌生,袁绍内心的柔软之处,似乎又被激活了。
    毕竟还是亲儿子,放出去两三年没见了,哪怕这儿子原本不受宠,也还是会想念的。
    留白,自古都是最好的美化。任何记忆中的亲人,只要不是仇敌,如果常年不见,就容易把那些记忆模糊处往好的方向脑补,这是人之天性。
    就好比很多丑男丑女戴上口罩后,问旁人对他颜值的看法,都会往好的方向脑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扶桑女人和抖音身材女主播戴口罩戴上瘾了,这是有科学研究支持的。
    三年未见,恰好给袁绍内心的袁谭印象,造成了一些模糊和留白。
    “孩儿拜见父亲!”袁谭来到近前,干脆利落地下马下拜,他今天的形象,是诸葛亮帮他突击设计了五天后的结果,还对他举手投足一些拘泥不好的习惯,进行了突击整顿。
    人的长相虽然没法快速改变,但气质却可以突击,至少可以把表面改一改。
    袁绍定睛一看,总觉得有些不敢相信,最终还是惊喜地确认,这就是三年没见的儿子。
    这三年来,记忆模糊之处的脑补,果然补对了,而且儿子的现状,似乎比他脑补美化后的样子还要好。
    袁绍不由赞道:“吾儿果然英武类我,好。听说你此番请来康成公,又肃清了青州沿岸的海寇,做得好啊。
    为父在你这个年纪时,已经跟何伯求(何颙)合力,不畏阉宦、救援党锢义士了。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年轻时就该锐意昂扬,舍我其谁,不可葳蕤古板,非英雄也。”
    袁谭几乎愣了,他从没想过父亲会这么跟他说话,看来诸葛先生这几日的点拨,果然效果非凡。
    他赶紧又回忆了一下诸葛亮的特训注意事项,这才拜谢:“孩儿谨遵父亲教诲。孩儿原先深居豪门,不知民间疾苦。此番历练,才知百姓生民之不易,贼寇为害之炽烈。
    恨不能亲提三尺只剑,荡尽世间不平。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身在青州,也只能先拿海寇练练手。”
    然后,他才说起郑玄此行细节,请袁绍一起迎接。
    袁绍对儿子的述职非常满意,转眼又看到前方来了一辆看似平稳的高大马车,他也就下马站在道旁等候。
    等那马车驶得近了,袁绍才注意到,原来车轮都被菖蒲叶子包裹着,所以才那么平稳,菖蒲叶子起到了减震缓冲的效果。
    袁绍读史书不算细,所以不知道其中典故,也没听说过蒲轮车,见状只是随口低声赞道:“吾儿倒是巧思,知道从细微处敬老礼贤。”
    袁谭也低声回答:“父亲不怪孩儿逾越,孩儿便心满意足了。安车蒲轮,束帛加壁,不过效法孝武帝之于申公、枚生,齐地多礼义,先贤多受贵重,孩儿窃慕之焉。”
    袁绍微微一愣,他毕竟没完整读过《汉书》,并不知道这些典故细节。袁谭则恰到好处地点明:这是汉武帝当年对齐国贤士申培和枚乘的礼遇,因为这俩人当初被汉武帝召见时,已经七八十岁了。
    郑玄今年也已经七十岁整,也是“齐地大贤”,让他坐菖蒲叶减震车轮,车厢内壁用丝帛内衬以免磕碰撞伤,当然是应该的。
    袁绍见儿子学问也有所长进,对古人的正面典故如此了解,不由欣慰,但他性情素来犹豫不决,又怕儿子是被人点拨,所以又问了一句:“吾儿这两年,可是勤治经典?学有所成?这些典故何处学来?”
    袁谭却没有骄傲,反而说道:“青州地方初靖,孩儿精力多用于民政军务,读书上……实在是惭愧。此法乃王别驾教我礼贤。”
    袁绍听儿子那么老实,明明自己学到了一个作秀的方法,却归因于幕僚的指点,不由更有好感,看来这并非是刻意讨好,而是实事求是。
    袁绍一高兴,就忍不住反复快速地捋自己的胡子。
    而一旁跟随他迎接郑玄的郭图,见状就知道该顺着袁绍的心情拍马屁了。
    且郭图对经典、史书非常熟稔,当下就一句马屁不着行迹地拍过去:
    “恭喜主公!大公子如此仁孝,且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实乃袁氏之福!听主公与大公子聊起孝武皇帝礼贤之术,图也不由想起孝武皇帝教子之感慨:
    ‘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昔孝武帝悔恨置燕刺王刘旦于燕地,使之有争心,今主公置大公子于齐鲁礼义之乡,使之濡染礼贤之道,主公教子之法,过于孝武帝矣!”
    袁绍闻言,脸色故作勃然,应声呵斥道:“放肆!是何言哉!我辈身为汉臣,岂可与孝武帝相比!”
    不过骂归骂,袁绍内心却是暗爽。
    郭图这個马屁恰好拍到了他痒处,让他浑身舒坦,汉武帝教儿子没教好,他袁绍教儿子教好了,可喜可贺啊!
    郭图被骂,也是连连自责自己失言,但观察主公表情,他很清楚,主公现在正爽着呢。以后哪怕拼着被骂,这种马屁还是要继续拍。
    袁绍郭图主仆拍马互动之时,袁谭在旁边始终恭恭敬敬没有开口,但他听到郭图的话,心中也是一振,忽然想起他来的路上,诸葛先生与他说起的一件事情。
    袁谭知道,眼下公孙瓒已经被围在易京,城破之日,便是幽州平定之时。而且也知道,父亲似乎又有意等新平定一个州之后,就放一个儿子出去外任。
    三弟袁尚肯定是要被留在身边的,而这次放出去的,大概是二弟袁熙了。
    然而,郭图刚才那句引用汉武帝的“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在这个时机说出来,实在是太妙了!
    虽然汉武帝的本意,有点“地域黑”,觉得齐地的人谦让有礼,而燕地的人争强好胜。但现在刚好他自己在齐地,二弟有可能要去燕地,有了郭图这句话铺垫,自己似乎就能实施诸葛先生教他的计划、劝阻父亲外放诸子各管一州了!
    自己可是“齐地礼义不争之士”,不该作出让诸弟都和谐不争的表率么?
    看来这郭图也是个可用之才,太会说话了。
    袁谭却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虽然郭图是个意外因素,但哪怕没有郭图,诸葛亮也会有别的办法徐徐诱导,让袁绍脑中渐渐植入这个念头,然后再施展下一步计划。
    可怜袁谭明明是被诸葛亮向下兼容了,还自以为是运气好。
    随后,袁绍一行礼貌接待了郑玄这个吉祥物,同时还感谢了郑玄愿意放崔琰接受其征辟。
    不过这些繁文缛节,已经不是重点,所以过程无需赘述。
    总而言之,袁谭通过先送郑玄来邺、让崔琰接受征辟,以及其他种种潜移默化表现,在短短一天内,就给父亲袁绍重新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又过一日之后,诸葛亮、孙乾、赵云一行,才低调地以刘备使团的身份抵达邺城。
    袁绍并未亲自出迎,只是打算第一时间在府上接见诸葛亮等人。
    不过这也没关系,因为诸葛亮尚未出场之前,心存感激的袁谭,已经帮他预先打点好了上上下下,所以袁绍麾下大部分谋士,都对于刘备派人来和睦,是心存好感的。
    最多只有田丰这种老杠精,无论如何都能找出几个值得查漏补缺、还能做得更好的点,稍微那么杠一杠,但也无伤大雅。
    沮授、许攸、郭图,对于和刘备的合作,都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支持想法。
    只有一个审配,因为是袁尚死党,所以对大公子引来的刘备使者不太感冒,但高层谋士中只有审配反对的话,也是翻不起浪来的。
    ……
    接见日一早,大将军幕府正堂。袁绍端坐其上,袁谭、郑玄咱居于其两侧,随后两边各列幕僚。
    郑玄此番是客卿之礼出场,过几天还会自去择地开学宫授业,他年事已高,不会一直给袁绍当官的。
    诸葛亮和孙乾被侍从领入,赵云则被留在了院外,而且他今日出门就没携带长枪,只是挎了一把宝剑。诸葛亮也配了剑入内,并无人阻止他携带武器,一个文官拿一把佩剑,在人看来只是礼仪性质的,又不是面君,没必要解剑。
    “征南将军长史诸葛亮,拜见大将军!”诸葛亮来到袁绍面前二十步,站定一揖。
    袁绍端坐其上,貌似和蔼说着场面话:“玄德,吾弟也。前番闻他被吕布偷袭,我也深为之不平。幸得其后于淮南扎稳根基,聊可告慰。先生此来,必有教我。”
    诸葛亮:“大将军礼贤下士、察纳雅言,堪为天下楷模,山野小子,不敢称教。征南将军派在下此来,正为请求大将军仗义执言,为天下止战,劝和曹、吕。当今之世,也唯有大将军有此威能,可促成此事。”
    诸葛亮先大致把来意说了,然后双手呈上刘备书信。信是封印在一个狭长锦盒内的,袁绍的主簿陈琳走过来,亲手接过锦盒,验看封印,随后放到袁绍案头。
    袁绍先粗略看了一遍,然后再跟诸葛亮叙谈,身边谋士也多与诸葛亮探讨“为什么要劝和曹、吕,对朝廷有什么好处”,氛围也渐渐轻松了些。
    这些人也不会明着问“这种劝和对袁绍本阵营有什么好处”,因为这些话太粗鄙太利己了,不适合这种人多的场合说,还是要注意脸面的。
    因此这种讨论也就没什么营养了,涉及的实质性利益太少。
    就好比历史上诸葛亮出使孙权,前面的舌战群儒全是扯淡,是罗贯中硬加塞的,关键是后面跟孙权、鲁肃、周瑜几个人的关起门来私聊。
    不过,即使是只谈大义名分的公开扯淡,诸葛亮一样游刃有余,言谈应对无不切中要害,而且风度翩翩,颇能折服众人。
    沮授、审配等人持重务实,不愿意在这种场合多言。
    而许攸、郭图、逢纪性好舌辩,纷纷以天下大势、天数德运循环相询,却一一被诸葛亮驳倒。许攸郭图等人言语立意,无非都是想拍马屁、隐晦地证明“汉德已见衰微,天子之气或出河朔”。
    诸葛亮当然不能让他们得逞,但也不会当面打脸,毕竟得罪袁绍就不好了。然后他就把他大哥那套“为先帝报仇有德论”拿来应对这种问题,表示“汉德是否转移,要看将来有没有勤王功臣,讨平有诸如弑义帝之大罪贼臣”。
    这番话的好处是,既可以坚持诸葛家的政治哲学原则,又可以让袁绍自己去解读。如果袁绍觉得曹操就是当世项羽,而他是为天下行侠仗义的那个人,那袁绍就会很爽。
    这是每一个“勤王之臣”都很容易带入进去,也很有爽感的理论。
    袁绍听完诸葛亮把许攸、逢纪那些传统的“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拼凑理论喷完后,一点都没觉得丢脸,还非常有代入感,有一股舍我其谁之念。
    如此一来,他对诸葛亮好感倍增。虽因距离较远,看不清楚诸葛亮长相,但也觉得他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沛然之气,聊到兴起,袁绍终于吩咐人在他面前赐席,让诸葛亮坐到他面前十步之内,仅次于袁谭和郑玄。
    等诸葛亮在近处坐好,袁绍偷偷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才心中暗忖:“果然是奇雅逸群之士,口才雄辩,见识博雅,也非凡俗可比,玄德吾弟竟能得此贤才,着实羡慕。
    而且听其所言,高屋建瓴,但怎么总感觉跟近来许都流传出来的一些说辞比较像……好像去年也有个名动许都的大贤,得天子召对德运大道,最后被天子厚加赏赐……嗯?”
    想到这儿,袁绍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连忙亲自开口问道:“不知先生与诸葛伏波如何称呼?先生也是琅琊诸葛氏吧?”
    诸葛亮一愣:“诸葛伏波?”
    旁边始终没有开口的沮授,此时终于帮着解释了一句:“便是丹阳太守诸葛瑾,前日闻许都有人来报,朝廷发下旨意,对丹阳、庐江诸战讨逆功臣加封。丹阳太守诸葛瑾,以平山越之功加伏波将军。”
    诸葛亮心中一喜,也是真情流露,连忙起身朝南边拱了拱手,做遥谢之状,然后才说:“伏波将军正是家兄,只因亮在外辗转漂泊月余,竟不知家兄已受陛下恩赏,实在惭愧。”
    袁绍摸着胡子,又上下打量:“兄弟俱为大贤,着实不凡。先生务必在邺城多盘桓些时日,吾亦得聆清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