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俄密约
    李鸿章携包括儿子李经方、李经述在内的随员五十多人,当然,里面还有魏季尘派遣过去进行招贤引商的两名随从。
    他们从上海登上法船‘爱娜斯托西蒙号’,出东海,经太平洋、印度洋、入苏伊士运河,又由迎候的俄国马赫托姆斯基公爵街上‘俄罗斯号’,在四月份抵达俄国的黑海港口敖德萨,然后改乘火车北上,涉三万余里之海路。
    终于在四月中旬抵达了圣彼得堡,俄财政大臣维特不等李鸿章行礼收拾好,便急急忙忙前往会晤,当然,谈的还是关于借地修路之事。
    这回,维特更是狡辩声称由于日俄交恶,急需修一条铁路连通俄滨海州与西伯利亚地区,指出中国自修之路是先从旅顺至哈尔滨,因此,另外一条路完全可交予俄国人来修。
    不过,早就看破俄国人伎俩的李鸿章当即进行了拒绝。
    四月下旬,李鸿章至莫斯科,按照国际惯例觐见俄皇呈递国书及宝星礼品等物,俄皇尼古拉二世以及皇后亲自从座位上面下来以示尊敬迎接。
    这是一件比较殊荣的事情,李鸿章何曾受过如此礼遇,老怀大慰,殊不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尼古拉二世会见李鸿章的当晚,便召来维特商议中国之事,维特认为现在修路意图已经暴露,应该缓缓图之,而现在则利用中国人的迫切心理,促成中俄互助密约签订。
    维特的算盘打得很好,如果签署中俄互助密约,之后,在法律之上,一旦他国威胁中国,则俄国披着合法的外衣,有义务,有权利帮助中国抗衡他国。
    而这个他国,就是维特早就计划好了的德国,一旦德国人强行入驻胶州湾,则俄国便能够以此名义,霸占中国的其他港口,来帮助中国对付德国,这个港口自然是旅顺了。
    此时,各国祝贺使者云集莫斯科,热闹非凡。
    李鸿章第二日刚起床,正准备去拜会一下其他各国使者,将自己的巡访计划向各国透露之时,李经方却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父亲大人,俄皇派来侍卫,邀请您去皇宫内会晤。”李经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李鸿章频繁受到俄皇的接见,这说明中国在俄皇的心目中,地位甚高,他没有理由不高兴啊。
    李鸿章却皱起了眉头,捋着斑白的胡子,咳嗽两声之后问道:“俄国人几次三番想与我商议修路之事,老夫都已经推辞掉了,此番不会是俄皇亲自出马,与老夫商讨吧?”
    李经方想了想,笑着说道:“父亲,您太过多疑了,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的修路请求,更何况,我们自己的铁路已经开始修筑了呢。”
    李鸿章此番前来,总理衙门和他交过底,在不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之下,尽量与俄国交好,如果能够与俄国人交好,李鸿章自是很乐意了,但是他怕就是怕俄国人以铁路之事相要挟,因此,一听到俄皇仅隔了一晚又要接见自己,李鸿章心中很是忐忑。
    无论愿意不愿意,俄皇的邀请,李鸿章都不可能不奔赴,稍微收拾了一翻之后,李鸿章便带着几名随从急急朝俄皇宫而去。
    一路上,李鸿章算是开了眼界,这俄国人的建筑不但与中国不同,与其他列强各国也不尽相同,但当他看到街上维持秩序的俄国卫兵之后,又有些忧心忡忡。
    在李鸿章看起来,俄国士兵人高马大,甚是威猛,而且装备精良,实在不是中国士卒可以相比。
    俄皇派出最精锐之部队在街上巡逻,除了充门面之外,也不无威慑他国的意味在里面。
    俄国侍卫直接带着李鸿章从皇宫正门行入,不久,便带着他走进了一间偏殿之中。
    李鸿章还没有走进门去,便看见从殿内走出一行人来,为首一人正是昨日接见过他的俄皇尼古拉二世,旁边有翻译官等人。
    李鸿章没有想到俄皇会如此热情,连忙上前见礼。
    尼古拉二世却抢先一步,一脸和善的说道:”李使节一路劳累,我们还要麻烦你,当真是过意不去。”
    旁边自有翻译官翻译,不再复述。
    “陛下如此看重我中国,实在是让老夫欣喜异常。”李鸿章不着声色的说道。
    两人寒暄一阵之后,便走进偏殿,尼古拉二世让人赐坐,送上茶来,显然是想与他长谈了。
    “李使节,昨日来不及与你畅谈,今日特抽出时间来与你见面,中俄向来交好,而我登基之后,也一直致力于中俄双方的友谊。”尼古拉二世说起假话来,那可是一点都不脸红。
    要是中俄交好,也不会在你刚登基那会就侵入帕米尔地区了,不过李鸿章也是个老油条了。
    当即不慌不忙的押了一口茶,笑着说道:“陛下说得甚是,还要多谢陛下在还辽事件上面对中国的仗义执言,若中俄两国之间能够永不动兵戈,则是两国百姓黎民之福。”
    尼古拉二世轻轻点了点头,笑道:“我国地广人稀,断不会在侵略他国尺寸之地,由于中俄两国交情亲密,前段日子我国才会向贵国提出东省接路之事,此实为将来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但是利俄。”
    李鸿章偷偷瞥了俄皇一眼,只见他一脸真诚,并不像是虚伪之辈,不由在心中感慨,此人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就是大慈大悲之人,不过能够登上皇位,肯定是前者了。
    “陛下说得甚是。”李鸿章打哈哈道,接着只喝茶,闭口不谈此事。
    尼古拉二世还想做最后努力挽救,意有所指的说道:“中日甲午战争之时,我们曾调遣军队由海参崴方面开往吉林方面,准备支援贵国,但是此军队尚未抵达吉林之时,而中日战争业以终了,可谓遗憾啊,要是此行成功,说不定中日战争的结局就能够改写,贵国也无需赔款那么多银两了。”
    到达有无此事,李鸿章自然是不清楚了,但是李鸿章此时见俄皇说得冠冕堂皇,也有点相信他,正色说道:“贵国的心意,我中国感受到了。”
    尼古拉二世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这都是因为缺乏交通的缘故啊,要是有一条路连通穿过蒙古北部以及满洲境内,则可直达海参崴方面,等到将来如再遇相似的情况,便能够真正的帮到中国了。”
    “陛下的好意,我们都知道了,所以,我国现在正在境内急急修筑这条路,为了就是能够与贵国铁路相接。”李鸿章心中暗恼,这个俄皇,说过来,说过去,还是为了那条路啊。
    尼古拉二世见李鸿章面色微沉,知道此事暂时说不下去了,当即转移话题道:“现如今倭国非但挑衅中国,也挑衅我国,为了两国计,我们中俄当秘密缔结和约,共同对付倭国。”
    李鸿章心中稍微一喜,看来尼古拉二世也有缔结和约的意向,即便不能联俄抗倭,只要能够稳定住俄国就行。
    “陛下说得甚是,我此行来之前,我国太后就与我说过,如有兵事,贵国能够与中国彼此援助,则善莫大焉。”李鸿章说明自己已经得到了大清朝廷的授权,完全有权利能够与俄国商议密约之事。
    俄皇笑着点了点头,接着李鸿章见他轻声对旁边一名官员说了一句,那官员便马上从文件包里面抽出一份文件来,恭恭敬敬的递到俄皇手中。
    “这是我国起草的一份,有关于我们互助抗倭的合约,李使节可以先看一看。”尼古拉二世不紧不慢的说道。
    李鸿章迫不及待的一把接了过来,便戴上老花镜,快速的看了起来。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国大皇帝,因欲保守亚洲大地现在和局,不是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之事,决定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以大清国特派某,大俄国特派某,为全权大臣,即将全权文凭互换校阅,立定条款如左:
    一,日本国或与日本同盟之国如侵夺俄国亚洲东方属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涉到了此条约,立即照约办理,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二,中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合约。
    三,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该尽力帮助。”
    李鸿章欣喜若狂,此条约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对中国的恩赐啊,签订了此条约之后,中俄两国便能够一齐对付日本了。
    李鸿章由于签订了马关条约,被世人指责为卖国贼,他对倭人是又恨又怕,他在心中想道:如果能够签成此条约,以后来自朝中的指责,必定会少上不少。
    只是,俄国人的条约如此宽厚,难道有什么阴谋吗?
    李鸿章又连看了三遍,几乎查找不出什么漏洞来,既无事前设想的借地修路之事,亦无之前担心的借款之事,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
    那俄国人为什么开如此宽厚的条件呢?李鸿章想开来了,最终把其归咎于日俄两国的交恶,几乎到了战争的边缘,所以俄国才急于和中国签订互助条约,以便在对付倭人和朝鲜之事上面占上主动权。
    李鸿章即便是老于世故,此时脸上难免也表露了一丝兴奋出来。
    “李使节觉得此条约如何?”尼古拉二世早就把李鸿章的表情看在了眼中,此时不轻不重的明知故问。
    他心中很是得意,同时又起了一些嫉妒之心,嫉妒的是财政大臣维特,自己苦恼多日的事情,似乎维特只要略施手段就能够做成。
    尼古拉二世在心中担忧开来了:维特是两朝权臣,他的权力是不是过大了呢?他的威望是不是超过自己了呢?要是他以后架空我,夺了我的权怎么办?
    尼古拉二世是1894年登基的,登位时间尚短,还没有来得及培养自己的亲信,大多用的是以前亚历山大三世的老臣,这些大臣说实在话,还是有些本事的。
    在原历史上,尼古拉二世在稳定住自己的皇位之后,便逐步抛弃了这些为他效劳的大臣,一些敷衍塞责的、但又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就得到了他的信任。
    李鸿章连忙稳定了自己的心神,镇定如常的说道:“我还需要将此条约条款电报给我国的总理衙门,等到总理衙门同意之后,才能够给贵国答复。”
    尼古拉二世故作大度的摆摆手道:“李使节请自便。”
    李鸿章心情急切,一听他这样说,马上站起来告辞。
    回到使馆,李鸿章兴冲冲的马上把条约全文一字不漏的传回给总理衙门呢,并且在后面附上了自己的意见:“俄今愿结好于我,约文无甚悖谬,若回绝,必致失欢,有碍大局,如奉旨准可,即画押。”
    李鸿章并不知道,有两人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潜入了他房间,快速的把条约全文记在心中,又快速的退出。
    这两人,正是魏季尘派遣过来的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