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风火仙师
    百工匠心 作者:雅玩居士

    第63章 风火仙师

    鲁善工十分兴奋,迫不及待想亲眼近距离体会一下烧窑的感觉。听完唐明的讲述,原本有些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因为金手指的帮助,可谓一日千里。这不免让自己有些得意,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内心还是能感觉的到。

    这次不虚此行,真正见识到烧窑高手的水平后,让鲁善工平和下来。暗自提醒自己,不过是对配色填彩和修复小有心得罢了,离大成还远得很!

    再回头看詹远广和刘华清,越发深不可测,有点高山仰止。一个人从踩泥到烧窑,十几道复杂工序,样样精通,那才是奇人。

    晚上吃完饭,唐明带着十几个工人,浩浩荡荡来到山里的老窑口。景德镇现在流行煤气窑,柴窑越来越少,古代只有来自dc县和zy县的人能烧窑,且都要为唐、余、江、曹四大姓的人,否则连窑厂都不能进。

    柴窑跟景德镇发展息息相关,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发展得最全的柴窑,也有最多的传统烧制技艺,但烧成技艺自古一直被垄断,外人难得一见。

    瓷器好不好,往往就靠一把火,陶瓷因此被称为火的艺术。没有窑炉、没有燃料、没有技艺,也就出不来享誉世界的瓷器。可以说景德镇窑炉发展的脉络,直接反映陶瓷的发展史。

    看着眼前十几个精壮小伙子,唐明感叹道:“现在老喽,年轻时候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就在窑里搬运五六十吨重的匣钵,来回把它们举起来。”

    “夏天窑里常常四五十度高温,光着膀子,短裤里能挤出水来。那时我一次能将百八十斤的匣钵举起来,不比举重运动员差!”

    众人哈哈大笑,开始各自准备,鲁善工看着眼前巨大窑厂,占地约800平方米,房长40余米,宽19米,分上下二层。

    听说这是当地最大的古窑场,经过唐家多年研究恢复而成,还创造新的吉尼斯纪录,是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

    2005年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一尊名为鬼谷子下山的元代青花大罐拍出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单件工艺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这尊元青花大罐的产地,就在景德镇,而烧制它的窑炉,正是这座复烧的葫芦窑。

    唐明带着鲁善工边参观边介绍道:“窑的体积为260立方米,只有一个投柴口,窑内全长17米,一直得从前头烧到后面,因此容易产生局部温度高,甚至有的匣钵会经受不了高度塌下来,堵住一部分火路。”

    “遇见这种情况,只能清火,烧浅插,依靠炉膛的送力将冷热空气交换均匀,前后温差降低。如果局部温度过高,火色会刺眼,并发出银光,最考验把桩师傅的眼力。”

    “师傅,准备好拜祭风火仙师。”

    旁边跑来一个徒弟,唐明点点头,带着鲁善工来到窑口正门,所有人站在前面,整整齐齐,供桌上摆着贡品,正中间放着一个牌位。

    “这是烧窑前必须进行的仪式,拜祭风火仙师。”

    丁老在旁边介绍道:“相传历史上留名的唯一把桩师傅,在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奉意要烧造一批青花大龙缸,由于烧制难度很大,久烧不成。”

    “把桩师傅童宾万般无奈之下纵身跳入窑内,以骨作薪,赴火而亡。几天后开窑一看,大龙缸居然烧造成功。后来朝廷就在御窑厂的东侧修建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并敕封童宾为风火仙师。”

    “从此风火仙师就成为景德镇窑工们每年都要祭祀的一位神。如今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有风火仙师祠,在复烧古代各种窑炉的旁边,烧窑前都会先祭拜他。”

    “景德镇还有个传说:一位把桩师傅住在窑炉的对岸,烧窑那天突然涨大水,他过不来,于是手摇了三下,意思是过不来了。”

    “当时小副手会错意,以为把桩师傅让大家再烧三个时辰,便安排下去。没想到一揭开窑,瓷器倒烧得非常好。这故事被景德镇人用来传颂把桩师傅出神入化的技艺,说他可以看着烟囱冒烟就知道判断火候。”

    “开始!”

    拜祭完成,唐明看着众人,大声道:“装匣钵!”

    徒弟们七手八脚,把素胎搬下车,匣钵内底部撒上老糠灰,上面再加垫饼,接触瓷器一面涂上高岭土,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维持水平状态,一方面出窑后瓷器不易粘底。

    唐英《陶冶图说》中记载:釉无灰不成!

    釉灰又称二灰,是狼箕柴,一种蕨类植物与石灰石等矿料混合,经过挤压等步骤,再经过煨烧制成。

    “好!”

    只听一声嘹亮的声音在木棚中响起,浑厚充满力量,这一声是指挥窑工添柴的讯号,窑工们有如工蚁般忙碌,将堆好的松木柴投入窑口。

    唐明慢慢坐到一把木椅上,沉稳如山,霸气外露,丁老笑道:“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唐明,你看看那个派头,在窑场,一言九鼎!”

    鲁善工点点头,看着到处忙碌的人影,好像有种置身电影片场的感觉。唐明就是总导演,全权负责,一声令下,开始准备。

    先装坯,要看坯胎大小高低选择合乎规格的匣钵,装的时候要洁净平稳,不能有任何倾斜和摇晃,用手捧或用细布条将坯置入匣钵内。

    将装有坯体的匣钵运到窑堂,窑工把匣钵根据瓷釉耐火的要求及成瓷标准用叠直竖放的排列顺序布立好,整窑匣钵要分行排列,稳直不斜,中间还须留有焰火流通的空隙。

    烧窑的柴火主要是选用松树锯断劈成柴块,这是因为松木油脂多,火焰长,耐久烧。挑柴人由码头、途经街巷里弄将柴挑到窑场。

    “点火!”

    唐明站起身,从徒弟手里接过火把,慢慢来到窑口,深吸口气,大喊道:“开窑!”

    所有人一起高喊,声音震天,气势十足。鲁善工不由被感染,不由兴奋起来。

    唐明让丁老一起坐下休息,现在已经不用从事体力劳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观火口观火色,不时也会去观察窑棚外的烟囱,从而判断排烟能力。

    用吐唾沫的绝活来判断温度,是唐家不传之秘,需要把桩师傅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在高温的时候,根据吐进窑膛的唾沫燃烧蒸发的程度,辅助判断温度。

    火光将老人的脸映得通红,长达40年的从业经历,吐唾沫的绝活对他而言,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窑炉中不同的位置放瓷片,行内人唤作照子,将烧的通红的照子用钩子勾出来,放进凉水冷却,这样做是为减少判断温度的误差,冷却后,再到窑口观察。

    窑炉中看不到火焰来回浮动,匣钵底部和匣钵墙面没有明暗之分时就可以止火,剩下的步骤,只需等待温度慢慢冷却,做开窑前的准备。

    第63章 风火仙师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