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五零章 敢问儒行
    周致谦逊的笑道,“小弟今日来的匆忙,却是未曾带来文章。呵呵!不过既然各位兄长问起,小弟脑子里倒是有一篇文章,不妨现在就写出来,供大家过目。”

    大家都知道周致有过目成诵的本领,此时周致这样说,大家也就不以为奇,便急急的催促道,“那就请周致贤弟快快写出来吧!”

    吕行川书房内就有现成的笔墨纸砚,老范进亲自研磨,周致就拿起小楷毛笔,写出一篇题目为《敢问儒行》的文章。

    周致刚刚一落笔,众人便惊呼出声,“好字!周致贤弟的字又是有了很大长进,俨然有大家之风了。”

    “是呀,就是整个莲池书院也未见到周致贤弟的这般好字。佩服!真是让人佩服啊!”尤其是岳书震,更是这样说道。

    岳书震此时这样说,自然含有抬高周致,拍周致马屁的成分。尤其是在周致一个乡下秀才大着胆子抓了庆都县丞杨童,岳书震就对周致更加敬仰。他由原来的不服气,变成了佩服的五体投地。用岳书震背地里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再多活上二十年,读书也赶不上周致。也没有周致的气魄和胆识。

    不过,周致的小楷字确实有了很大进步,在京城国子监,他得到了司业诸葛后的精心指教,还有大硕儒陈献章的点拨。周致现在的字和赵孟管道升夫妇的真迹俨然有的一拼了。在当今世上,像周致写出的这等俊秀小楷的人确实不会太多。而周致这样只有十七岁年龄的人想来定然是没有了。

    周致淡然一笑,并不理会,只消一炷香的功夫,一篇六百余字的文章便清晰的跃然纸上。

    在周致一边写的时候,大家就站在周致身后或是旁边,在字斟句酌,细细观看。等到周致写完了,大家又通读一遍,旋即哑然。

    妙!实在是妙处横生啊!一篇八股文章能写成这样,这周致俨然是精研了八股,甭说是明年的乡试周致能中举,就是后年的会试,殿试,周致考个进士都应该是轻而易举。

    这样的文章和往年那些什么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相比较其实一点儿也不逊色。这样看起来,以周致现在的文章水平,周致会试殿试闯入前三名都是大有希望啊!

    京城国子监果然非同凡响,是大明朝的最高学府,教授先生们的水平比地方上的书院要高出一大截。周致去了国子监,那绝对是如鱼得水了。

    此时众人越是看这篇《敢问儒行》的文章越是感觉惊奇。范进首先打破了沉寂,啧啧连声,“周致贤弟,几个月不见,我们几人都有了进步,但说到底还是你周致进步最大,我等几人已没有办法和你相比了。

    刚才岳书震的文章大家都看过了,虽说作的不差,但和周致贤弟的文章比较起来,那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现在周致贤弟的文章水平已狂甩我等几条街,真是让我等羡慕不已呀!”

    是呀,他们绝对是羡慕。周致天资聪颖,考了保定府的小三元,而且他又有好运气,得到了大宗师杨一清的欣赏,举荐他入了京城国子监。可在场的其他人,又有谁能有那样聪明的脑袋和好运气呀?

    人和人是不能比的。

    大家虽说和周致一起读书,甚至比周致读书都要早十年或是二十年,但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周致呵呵笑道,“范兄说的言重了,这篇文章并不是我所作。今日拿出来,就是要大家了解一下别人的水平。

    这是京城国子监一个整天叫嚷着后年的状元非他莫属的人作的。那个人叫柳开先。是京城大富豪柳家的子嗣。”

    说到这里,周致又是淡然一笑,继续道,“各位兄长都知道,小弟的本经是《春秋》,而这篇文章题目却出自《礼记》。《礼记》正是这个叫柳开先的监生的本经。

    说起来小弟的文章嘛,自然比以前也有了进步,但和这位狂人比起来,却还是相觑甚远!”

    周致说相觑甚远自然是谦虚之词了,不过他的文章和柳开先相比的确是有差距的。周致若是想在后年科举考入前几名,这柳开先绝对是竞争对手之一。

    一句话,周致必须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剩下的时间大家都是一样的,那主要是看效率了。

    众人又是品评研究一番,自叹不如。

    不过这些人都是斗志昂扬,心有壮志之人。他们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走科举一路,那自然也就没有一个人会气馁颓废。

    正是因为看到了差距,才让他们会更加抓紧时间,更加刻苦用心。

    之后大家在一起各自谈论在书院读书的情况,大家自然最为感兴趣的是周致读书的京城国子监。他们就纷纷问起,周致就详细和他们解说各种情况,甚至把自己如何移动巨大的孔子雕像,以及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事情都说了。

    大家都是读四书五经,准备科举的人,对周致的这些“旁门左道”就不甚关心。而他们对太子朱厚照的情况就兴趣大了,周致对朱厚照的了解其实主要靠的是后世的史书,此时也就不能妄加评论。就把他和朱厚照如何相识,交往的一些事情说了了事。

    冬日的白天很短,不知不觉天就暗淡下来。吕行川家里早已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大家在一起少不得又是一番开怀畅饮,高谈阔论,兴致高涨。

    感觉到众人都吃喝的差不多了,周致忽而道,“前一次我等相聚说好,我们每个人都要不间断的写一些作文的心得指导,趁着年前这段空闲,大家还需整理在一起,争取在年后印出几册呀。”

    以前大家总结出来的那些在高昌镇、庆都县城或是其他县城其实都在卖着。到了现在为止,销量还是不错的。账目和经营主要是由邱浩岚负责。虽然每个人赚下的银子不多,也就是几十两。但大家还是尝到了甜头,就纷纷应允。

    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写出这样心得和指导之类的东西,表面看是帮助了别人。实则对自己文章的写作却也是大有裨益的,况且还能有银子赚。

    这件事情商量定了之后,周致忽而话锋一转,道,“如果说印制书册是赚银子的事,小弟今日却还有一件赔银子的事情要和诸位兄长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