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章 制片变迁
    “汪老师的视角和我这外行的吃瓜群众看娱乐圈着实不一样。很精彩!”井高拿起茶杯对汪海淋举起来示意,笑着对方少凡道:“少凡,这么说起来,凤凰影视现在也算是可恶的互联网资本?”
    方少凡禁不住心里有点紧张,这会可没有廖蓉帮他说话,他在井总面前多少有点放不开,苦笑着道:“井总,凤凰影视还在a股上市辅导,等过会搞不好得两年后,我们算哪门子资本?倒是爱奇艺绝对的上。”
    何青纱悄然的微微抿嘴一笑。方总在祸水东引啊。她多少有点明白井总的思路和立场。
    说到底,井总并没有站在资本方如何更好、更快的赚钱的立场,而是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希望看到好剧。而这些恰恰是内娱难以出产的。每年的精品都是有限度的!
    因此,井总希望改变某些事情和面貌。这份初心说起来平平淡淡,但是娱乐圈里有几个人愿意这么做呢?互联网资本的代表:优爱腾,也就井总还有这样的情怀吧!
    这让她不由的会觉得他身上的光环再多一层。
    井高笑着道:“汪老师,你来给凤凰影视把把脉,从你的角度去看,目前我名下这家内地第一娱乐公司需要作出那些调整,才能更多的出产精品影视剧?当然,我也希望赚到钱!”
    汪海淋一贯是很敢说的,他曾经公开的讲过,一个编剧不敢说话,那还不如去做鸭。但是,他也懂得人情世故。
    就像面对资本时,他也是一边妥协一边做自己的事情,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连《一起去看流星雨》都可以做,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是他妥协的一面。
    当然这番话是他自黑、自嘲。他后面还讲了,他入行比较早可以和资本妥协,认识的人多,总能混口饭吃。但是那些年轻人怎么办?总要有人出来为这个行业发声的!他这些年一直都在批评流量,批评资本对行业造成的各种乱象。
    这会,汪海淋当然不会去说凤凰影视的坏话,虽然在他看来拙劣的模仿好莱坞制片模式的凤凰影视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笑着道:“井总,凤凰影视和圈内其他公司还是不一样的。否则,每年的票房和销售额也不会做到行业内第一。
    现在影视圈里,真正赚钱的并不是踏踏实实的做产品,而是搞金融。最常见的做法是发行股票,融资等手段,收购明星股东的公司,利用票房、收视率等真真假假的消息抬高股价。然后股东们再套现割韭菜。
    这是目前娱乐圈最顶级的赚钱玩法,所以你会看这几年明星都开设有大量的工作室。上个月还出了范xx偷税漏税的事情,一大堆的明星公司偷偷的中补缴税款。
    圈里有人谁说,谁还靠作品赚钱,跌份儿。”
    井高拿起茶杯喝口茶,笑着调侃道:“凤凰影视能避免这么干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凤凰影视还没有来得及上市。
    所以,我们这个国内最大的影视公司,从票房和卖出的影视剧销售额来说是第一,但真正赚的利润,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来说,未必就是第一。”
    方少凡点头道:“是的,井总。”
    汪海淋琢磨了一下,看样子他不提点意见,难以过关啊!再者,他今天来见井总,对这样的资本大佬在娱乐圈的地位也是有所了解的,难得这位井总似乎还有些做出好的影视作品的情怀。他得夹带点他自己的想法啊!
    “井总,凤凰影视目前主要盈利我不大清楚,不过制作模式,我倒是有限参与过两部剧,我冒昧的提点意见。
    凤凰影视目前的制作用的是好莱坞的制作模式,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资金量有限!好莱坞的制片模式是从全球吸收资金。而凤凰影视只能靠自有资金和贷款。
    影视行业是有一个特点就是回款特别慢。有些账期拖一两年的都有。这对凤凰影视的发展而言非常不利。另外,凤凰影视的制片人中心制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
    这话说的有点大胆的。方少凡当即就是蹙眉。
    何青纱心里暗自咋舌,一张精致明艳的美人脸带着惊讶,看向汪海淋。
    她可是知道,凤凰影视目前的公司制度、架构、运行模式都是井总在考察好莱坞的制片制度后制定下来的,当然中间经过了这一两年时间的完善。具体的执行人就是廖蓉,因此她知道的一清二楚。
    井高微微一笑,道:“汪老师,你详细的给说说。”这点气量他还是有的。
    汪海淋经常到相关部门去开会,倒不畏惧此时的气氛,从容的道:“好莱坞的制片模式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电影是从摄影中心制转向制片人中心制。
    在上世纪初,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后,资本看到了电影行业的利润,采取了制片人中心制来保证电影项目能够带来利润。
    但是,随着制片人所带来的电影项目越来越多,其利润率还是非常低的。电影品质难以保证。因而有了第一次发展。由纯粹的制片人中心制转为制片人+明星中心制。
    说白了,就是利用明星的人气来赚观众们的钱。这个模式让电影公司赚得盘满钵满。
    在二战后的1948年,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产销一条龙形成巨大的垄断,严重的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无数的独立电影人、导演、小公司都被八大电影公司所打压。
    因而,美国最高法院判处,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要将电影发行、电影放映两块业务剥离出来。这个判决让电影公司的财源大为减少。因而,电影公司们不得不削减制片数量。
    同时,在这个时间节点,电视机的普及让电视剧兴起,严重的影响到电影公司的收入。这个时候,好莱坞的制片制度不得不第二次转型,以求制作出更好的作品来赚取利润。
    这一次的转型模式是由制片人中心+明星中心转变为制片人+导演+明星三个中心为一体。直白的来说,就是承认导演对一部电影的艺术创作,可以带来影片质量的提升和飞跃,从而赚到更多的钱。
    这其实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导演中心制。因为在这个制度下的博弈,电影公司对导演的意见更加的重视。所以,在成本控制上一再对导演进行让步。
    因为,这一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公司都相信大制作可以带来高票房。他们认为有些成本是不能省略的。就像我刚刚举得那个例子:多花一分钱,演员的质量立即就提升。
    但是在一部电影之中,到底哪些钱必须花,哪些钱不用花呢?这完全是自由心证。所以在制片制度也出了事。1963年,20世纪福克斯耗时三年、耗资4400万美元的史诗级巨作‘埃及艳后’上映后就遭遇到滑铁卢,票房只有2600万美元。20世纪福克斯濒临破产。
    这个制片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制片制度依然没有更好的前进方向,各大公司还是如此堵票房。
    而随着技术和金融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制片制度终于再一次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