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89 金銮殿上
    会审结果是有两个版本,文官和厂卫系统无法取得一致。
    按照文官的意见,聚众谋反和曲阜孔家无关,当代衍圣公有鼓动闹事之责,并且孔家不法之事甚多,因此,废去当代衍圣公,另外择一孔家贤能接任衍圣公爵位。曲阜县令负有治理地方之责,不能再从孔家选取,而是要朝廷委派。
    这个处理结果,如果从以前的观点来看,算是非常严重了。孔家的权力,被进一步缩小在孔府中了,只负责孔庙这块。
    不过按照这个判罚的话,那抄家就不应该,应该把孔家的财物都还给孔家。
    而厂卫这边的意见,孔家虽然没有参与聚众谋反,但是是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还有那么多犯法的事,理该抄家灭族,留着这样的家族,对大明有个屁用!
    这个争论,从审理出结果之后就开始争吵,一时半会定不下一个双方都能同意的结果。
    于是,双方争吵的观点,便很快传到外面等候消息的人耳朵里,并且以很快的速度扩散。
    就这么的,外面的人,对于这两种观点,也都有支持和反对的。
    总体来说,对于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都支持了厂卫的观点。要是曲阜孔家犯法而不依律处罚,那要《大明律》何用?
    所谓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曲阜孔家算个什么东西,如何能豁免之?
    而少部分读书人,特别是那些酸儒,却觉得曲阜孔家毕竟是孔圣之后,就这么往死里打,愧对先贤,不应该处罚这么重。谁犯法就处理谁,不能怪到整个孔家家族身上。
    基于屁股的不同,两边的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而京师又是全国最喜议论朝政的地方,一时之间,街头巷尾,茶馆酒楼,仿佛一个个都变身刑部尚书,针对这个事情,侃侃而谈。
    三堂会审这边,争论无果之下,就只有把争论的结果奏于皇帝,由皇帝圣裁。
    不过大部分官员都是知道,厂卫的意思,应该就是皇帝的意思。按照惯例,三堂会审的结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也就是说,曲阜孔家,怕是难逃抄家灭族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个结果,这些文官也算是绞尽脑汁,最终决定在早朝这个大朝议的时间点,给皇帝禀告。
    到时候,京师大小官员,那都是要上朝的,这么多官员的面前,回头你一句,我一句的,声势就会很大。不像文华殿议事,就只有几个尚书之类的出席,容易被皇帝给拿捏。
    当然,一般来说,大朝议的时候,其实就是过个样子而已,真正的议事,还是在大朝议散了之后的。
    不过这个事情,毕竟事关圣贤之后,身为儒门子弟,无论如何都要争一争的。
    有的时候,文官是最不要脸的,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官字两张嘴,就是指文官。
    可是,有的时候,文官又是极其要脸的。比如,他们宁可要廷杖,也要刷名声,就是要脸的一种;而如今这个身为儒门子弟,如果不为圣贤之后说话,那和儒家一直倡导的尊师重教有违背,也怕被人戳脊梁骨。
    如果说,单独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事情,可能没胆子;但是,京师这么多文官,那他们的胆气就大了!
    大朝议的这一日,天还黑着呢,文官们就比以往早出门了,聚集在午门外,等待开宫门。
    这期间,只要是文官,哪怕他们平时不对付,可也都会凑在一起说这个事情,提醒对方,互相勉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文官集团又一次挑战皇权。
    这一夜,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也难得地没有睡好觉,也比平日要更早就起来了。
    对于文官的心思,他不要太清楚。
    知道文官要选择这个大朝议的时候禀告三司会审结果,逼皇帝当众表态时,他就曾反对过。
    因为王承恩心中很明白,这些文官中也是有头铁的,为了孔圣之后,那是真敢冲撞皇帝的。
    当然,在他眼里,那都是沽名钓誉,试图搏一个名声而已。
    比如,威胁皇帝,要是敢对曲阜孔家抄家问斩的话,就撞死在金銮殿。
    当然,肯定不会真得撞死,也就是撞个名声而已!那样一来,人人都知道他为圣贤张目,死都不怕!
    如此种种,王承恩是不怕的,因为他就不会顾忌名声不名声的。身为宦官,在文人眼里,早就没了名声的。
    真有这种人,按他的意思,撞不死就帮他去撞死,还怕这种人作秀!
    可是,皇帝不一样啊!
    皇帝还是要名声的,会顾忌史书上怎么写,真要被他们这么闹的话,史书上肯定不会有好话的。
    基于此,王承恩就赶紧先禀告崇祯皇帝,想要让皇帝下旨,让他们立刻去文华殿议事,直接先要了结果,打破那些文官的阴谋。
    可谁知,崇祯皇帝还是笑呵呵地吩咐他,让他不用担心,那些文官翻不了天,就让他们在大朝议的时候发动好了。
    对此,王承恩一如之前一样,不知道崇祯皇帝哪来的底气。可是,皇帝都这么说了,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他这个太监着急有什么用?
    最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这不,他在这一日早早起床之后,就来到午门城楼上,冷眼看着城下的官员,东一堆,西一丛,聚集在那里窃窃私语。甚至偶尔还能听到有个别官员,忽然大声了一点,听着似乎是义愤填膺,好像有天大的不平事一样。
    “我呸!”王承恩见此,吐了口吐沫,很是厌恶这些文官。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看一步走一步,总之,要护着万岁爷,这才是正理!
    不像这些文官,很多时候都不是和万岁爷一条心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上朝的时间终于到了。
    文武百官,分两边按官位高低站好,依次从两边小门进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礼仪完毕,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开始。
    文官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斗一斗皇帝;
    武将们,一个个目不斜视,其实都是在看戏;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刑部尚书徐石麒,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他们。
    正戏开始!
    一声咳嗽,徐石麒先出列,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紧随其后。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徐石麒按照礼数,向崇祯皇帝奏道,“贡院要案,已有会审结果!”
    虽然崇祯皇帝其实已经早知道结果,不过还是按照惯例,淡淡地说道:“准奏!”
    于是,徐石麒便拿出一本奏章,双手呈上,同时奏道:“贡院要案,现已查明,当代衍圣公确系始作俑者,不过事态发展,非其本意,亦和其无关,证据确凿!”
    边上的内侍见了,便立刻上前,转呈奏章于御前。
    “荒谬!”王承恩给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眼色,然后这个秉笔太监便立刻出列喝斥道,“曲阜孔家乃是背后主谋,此也是证据确凿,何以不说?”
    背后主谋和始作俑者,似乎是差不多,但是罪名轻重却是天差地别,这场大朝议的争论,便从咬文嚼字开始了。
    司礼监这边会捣乱,是在文官们的意料之内的。顿时,都察院的一帮子御史言官,便一个个都跳了出来,针对这个事情,开始和司礼监这边争论。
    只是一开始,金銮殿上就吵成了菜市场!
    崇祯皇帝冷眼旁观,也不制止。
    在他看来,内廷和外廷不和,才是好的。像以前王德化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时候,和外廷勾结之下,把他这个皇帝糊弄于手掌之间,才是最让他难堪的。
    在这争吵中,就把曲阜孔家的破事又拿出来论了一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才示意负责礼仪的锦衣卫堂上官。
    “啪……”
    静鞭甩响,金銮殿上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皇帝,等待说话。
    这时候,颇有一种图穷匕现,看最终结果的感觉了。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群臣,冷声说道:“对于曲阜孔家,相信卿等都是有数,灭族可免,抄家却是必须,另,曲阜孔家一族,流放琼州。”
    一听这话,文官一个个都炸了。
    虽然说,皇帝免去了曲阜孔家的灭族之罪,但是,按照皇帝的判罚,从此以后,就再无曲阜孔家了啊!这对孔圣之后的打击,那也是非常沉重的。
    这个处罚,不是文官们能接受的。
    这不,首辅贺逢圣当即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此处罚,有碍陛下之威望啊!”
    “陛下可知民间已有抄家皇帝之议!”刘宗周也跟着出列,毫不客气地说道,“陛下此举,可是坐实了民间之议,万万不可!”
    礼部尚书同样奏道:“陛下,孔圣为历代尊崇,如若陛下如此对待孔圣之后,恐让天上的孔圣为之心寒,亦让天下读书人为之心寒啊!”
    ……
    这些文官中的大佬,之前并没有下场,此时纷纷下场,份量之重,准备以此迫使崇祯皇帝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