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七章院士
    第一百零七章院士
    2010年8月30日
    备受瞩目的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城隆重召开,吸引了全国人的目光,毕竟院士代表着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
    共和国成立以来,在1955年华夏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233人,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46名著名科学家进入共和国第一批院士的行列。到了1994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可以说院士在华夏拥有着极高的地位,代表着某一领域的权威。
    截止到目前,华夏科学院院士1100余人,华夏工程院院士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两院院士资格。
    院士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自身院士津贴标准每人每年为1万元!
    是的,院士所获得的津贴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代表荣誉。
    曾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曾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只有两种途径,一是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曾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即可;二是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华夏科研所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
    此次两院院士大会,共有1215名院士参加,除此之外还有23位外籍院士,院士候选名单也在之前就被公布了。
    而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秦元清进入院士候选名单,而且还不是单一院士,而是华夏科学院院士和华夏工程院院士的候选名单。
    一旦秦元清增选为院士,那么将会成为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此前这记录的保持者是卢科,卢科1965年出生于中原省,1990年参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学社,工学博士,30岁成为华夏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2003年38岁的时候被增选为华夏科学院院士。
    而如果今年秦元清被增选为院士,将会将这个记录大大提前,因为今年秦元清也就20岁。
    两院院士大会刚刚开始,关于秦元清进入增选院士候选名单,就已经在新闻上争吵不休,有记者采访一些老一辈院士,一些老院士就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秦元清还太年轻了,虽然作出不俗的成绩,但是同样有很多老专家一辈子勤勤恳恳,排队已经排了很久,应该将机会让给这些老专家。
    而一些院士则是认为,有志不在年高,达者为先,既然秦元清作出世界公认的成绩,水平在华夏首屈一指,就应该当选。能者上,这是世界公认的准则。
    这一次秦元清进入院士候选名单,是因为水木大学推荐秦元清,而理由是秦元清在数学领域证明了周氏猜想、孪生素数猜想,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拉马努金奖、沃尔夫数学奖。在应用领域,研发了汽车发动机,使得我国发动机位列世界顶级,补足不足,为我国汽车工业和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这也是水木、燕大这等重点高校的优势,影响力延伸至方方面面,就如这次一个报道,高校及华科院的院士占据了1/3的大比例。
    秦元清在增选院士这一天,也来到了会议中心,除了秦元清外,院士候选人全部到达了,毕竟这关系着自己能否当选为院士。
    成为院士,不但在行业话语权大增,申请科研经费也会容易很多,比如袁老,2000万经费都不需要走什么程序。
    “秦教授过来了!”王院士看到秦元清,笑呵呵地道。
    “王院士!”秦元清和王院士打了个招呼,王院士是核反应堆和核工厂专家,德高望重,是值得敬佩的老专家、老前辈。
    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专家,一个个值得佩服,那个年代的研究条件远远不如现在,甚至在科研之际还自己种菜种粮食。
    秦元清看过《横空出世》这部电影,被里面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给深深震撼着、感动着。
    而且像王院士他们这一代人,不讲回报、不求名利,只为了华夏崛起,不再受外国人欺负,他们一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甚至有些存款还捐出去,08年大地震,据说王院士将一辈子的存款都捐给灾区的人民。他也没有什么豪宅,住的是早年学校分配的房子。
    “你的这个名额,问题不大,不用担心!”王院士拍了拍秦元清的肩膀,然后就走入会场了。
    周围其他候选人,纷纷羡慕地看着秦元清。
    每年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60个,他们一个个殚精竭虑,却依旧很悬,不一定能够当选。而看样子,秦元清这个小年轻,已经占据一个名额,这意味着名额少了一个,上千个人要抢夺不到59个名额,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秦元清心态很平静,院士对于别人而言很重要,但是对他而言却不是那么重要,可研经费?他自己不缺钱,大可以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搞科研。
    会场内,开始增选院士议程,经过初步筛选后,院士候选人依旧还是过千,这次会议需要从上千候选人中选出不超过60名院士,所以每一个院士名额争夺都非常激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两院院士大会也不例外,毕竟这些候选人本身就院士有着渊源,自己单位多一位院士,代表着地位的上升。
    首先开始的是华夏科学院院士的增选,众位科学院院士需要从候选人筛选出院士来,这个是庞大的工作量。
    每个候选人只有获得三分之二的院士赞同票,方能成为院士。这也是为何每两年的院士增选,虽然规定不超过60个名额,但是往往人士是达不到三分之二的票数。
    “接下来,将是关于秦元清同志的院士增选投票,请大家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华夏科学院院长郑重地说道。
    “院长,关于秦元清同志的事,我有个事需要补充说明一下。”李院长忽然举起手来,说道。
    顿时吸引了所有院士的目光。
    “李院士,我们知道秦元清同志是你们水木大学的,他的年龄是一大劣势,按理说你应该避嫌才是,现在为秦元清同志说话,有拉票之嫌。”有院士说道。
    “这件事很重要,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有些事情需要补充说明一下,不然的话要是秦元清同志落选院士,可就是一大笑话,我们华夏科学院也将沦为国际笑柄。”李院长淡然地说道。
    华夏科学院院长平静地说道:“李院士,请问你有什么需要补充地吗?”
    “院长,诸位院士,一个礼拜前秦元清同志已经证明了冰雹猜想,今天他的论文将会在最新一期的《数学纪事》刊登。与此同时,秦元清同志获邀参加一个月后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并要在大会时作1小时报告,本次菲尔兹奖,秦元清同志很有希望冲一冲!”
    “什么!?”
    “已经证明了冰雹猜想?”
    “1小时报告?”
    “冲击菲尔兹奖?”
    整个会场都躁动了起来,没有几个院士能够保持平静,他们没有想到,秦元清不声不响又证明了一个世界级数学难题,而且还受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作1小时报告。
    数学家大会学术报告分为1小时、45分钟、30分钟三个等级,往届获得菲尔兹奖的,毫无疑问都是作1小时学术报告。
    从共和国成立至今,华夏数学家受邀作1小时学术报告的一巴掌都数的过来。
    “李院士,你说得可是真的?”华夏科学院院长忍不住问道。
    “千真万确,也许现在《数学纪事》已经出来了都说不定。”李院长笑着说道。
    看到大家震惊的表情,李院士知道,秦元清这个院士名额稳了,如果连秦元清都当不了这个院士,本次候选人又有谁有资格担任院士?
    果然,随着各个院士进行不记名的投票,赞同秦元清当选院士的票数达到了100%,没有人投反对派或者弃权。
    而随着秦元清成为新的院士,整个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今年第一个增选的院士,如今诞生了自然要鼓掌庆贺。
    三分钟后,院士增选继续进行着,可惜大部分候选人都未能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赞同票,半天下来,华夏科学院仅仅通过了增选8名院士,而秦元清就是其中之一。
    当会议结束,结果第一时间公布,秦元清自然自己成功当选为华夏科学院院士,秦元清很平静,脸上只有淡淡的微笑。
    而其他成功当选院士的,一个个喜极而泣,原地跳起来欢呼,从而他们级别提升一级,学术话语权大增,成为自己单位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这可是院士啊,成为院士,也代表自己的学术成立获得了全国的认可,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而落选院士的候选人,则一个个难免露出沮丧失望之色,其中不乏有已经两次成为院士候选人了,结果这次还是失败了,这种打击不是那么容易调整过来的。
    许多人纷纷羡慕地看着秦元清,年仅20岁就已经当选院士,简直是共和国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事。
    但是也没有人不服,毕竟凡是知道秦元清的,无不知道秦元清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拉马努金奖和沃尔夫数学奖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