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霏语帮宋玉联系了赵毅,赵毅表示今晚就安排人联系宋玉修复李商隐的真迹,而且他也有意愿购买一副李商隐的真迹。
但十数亿的资金不是小数目,需要时间调动,而且他这两天要参与故宫唐宋书画展的筹备工作,因此得等到下周才能跟宋玉见面。
宋玉虽然没有直接跟赵毅交谈,但他坐在旁边听孙霏语手机里传出的声音,这位叫赵毅的书画收藏家显然对他还有二十二副李商隐的真迹感到吃惊。
两人结伴离开了x光点餐厅,被餐厅的专车送回了外滩18号。
从幽静的湖心亭回到人声鼎沸的闹市区,宋玉获得了一种奇特的心灵感受。
孙霏语抱着宋玉的胳膊说道:“宋玉,我今天要陪我妈逛商场,晚上就不去找你了哦。”
宋玉挑了挑眉毛:“那我今晚的课怎么办,我可是付了你课时费的!”
孙霏语俏皮地眨了下眼睛:“嘻!不要生气嘛!今天少的时间明天补给你!”
她轻轻放开宋玉的手臂,原地转了一圈,有层次感的裙摆翩翩舞起,仿佛一朵盛开的白牡丹。
宋玉笑道:“跟我去订制一条新裙子吧?”
孙霏语轻轻摇了摇头:“不了,刚才我妈给我发微信催我回家了,她已经化好妆准备出发了。”
宋玉耸了下肩:“那好吧——”
这里是魔都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地铁站就在街道口。孙霏语扑进宋玉怀里轻吻了一下宋玉的脸颊,然后便转身翩然而去。
宋玉目送孙霏语的背影离去。
他脸上的笑意逐渐收敛,他喃喃道:“本子人‘意外’发现了一副李白真迹,这不是巧了吗,我也发现了一副李白真迹......”
宋玉走到停车场开上布加迪回到了家。
他打开电脑搜索唐宋诗画展的事情,发现早在数个月前故宫就官宣了这次书画展,而本子人则是在两周前突然宣布的。
果不其然,本子人就是冲着故宫来的!
本子人的唐宋书画展由国际知名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发起,联合了数家本子国的大博物馆,甚至还得到了带嘤博物馆的支持。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东京国立博物馆竟然馆藏了逾万件华国文物,其中达到国宝层次的就有十数件之多,包括唯一传世的唐代五弦琵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南宋的曜变天目茶碗、东汉的倭奴国王金印、南宋山水第一神作《潇湘卧游图》等等。
宋玉感到匪夷所思:“本子国竟然有我们这么多文物!”
他顺着这条线继续查了下去,得到了一个更加触目惊心的数据。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的信息,中国出境文物总量约一百六十四万件,分布在四十七个国家的两百余家博物馆。
而中国文物学会则提出了另一组更为骇人的数字,认为如果将基金会、图书馆、拍卖行,以及私人收藏家等因素计算其中,从中国流出的文物总数应达一千万件!
宋玉的心情十分沉重。
作为一个华国人,他想要欣赏自己祖先的杰作居然要漂洋过海去别人的土地,如果祖先们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反应?
如果只是零星几件十几件国宝流失在外,他努努力说不定能把它们迎回来,但是......
宋玉长叹一口气。
“要是始皇帝能多活几年就好了!”
不过他也只能想想。
他虽然有能力给始皇帝塞小纸条,但这一塞恐怕就把他自己塞没了。
在弄清楚如何利用天象豁免时间长河震荡对他的影响之前,他绝不可能给始皇帝这种多喘一口气都可能导致未来天翻地覆的人物塞小纸条。
宋玉仔细审视本子人发布的信息。
本子人声称他们获得了一副李白的《清远楼帖》,还把照片发布在了网上,《清远楼帖》里的笔迹与《上阳台帖》不说大相径庭,也可以说是毫不相干了。
《上阳台帖》的字迹潇洒肆意,而《清远楼帖》则豪迈粗放,两件作品根本不是同一种风格,而且笔画的细节也多有不同。
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然而《清远楼帖》上也署了李白的名,也有不少收藏家留下的鉴藏章,跟《上阳台帖》可谓旗鼓相当。
本子人对《清远楼帖》的介绍几乎是复刻了启功先生鉴定《上阳台帖》时说的话:有许多知名鉴定家的章、与唐代书风相合、有李白的签名。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清远楼帖》像是凭空冒出来的,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记载。仅有的几句记载还是本子人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找出来的,有强烈的编造嫌疑。
但本子人气势汹汹,张口就要跟早已声名远扬的《上阳台帖》分真伪,显然对《清远楼帖》颇有信心。
“这《清远楼帖》估计确实是唐朝真迹,但一定不是李白写的,应该是哪个李白的崇拜者摹了偶像的帖子,意外流传了下来。”
宋玉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早就用《惜樽空》对比过《上阳台帖》,《上阳台帖》的字迹和行文的气势与《惜樽空》几乎如出一辙。
《上阳台帖》必是真迹!
但其他人没有《惜樽空》做对比,假如《清远楼帖》真是唐朝真迹,那么当初用来证明《上阳台帖》真伪的话同样可以用来证明《清远楼帖》是真迹。
如此一来《上阳台帖》就被污了。
到了宋玉做抉择的时候了,将《惜樽空》上交国家,还是继续留在自己手里悄悄赏玩?
宋玉默默将金丝楠木箱搬到桌上。
《惜樽空》的价值不言而喻,如果他有意出售,几十亿也唾手可得;如果他不想要钱,留在手里每日赏玩也是一桩旁人无法企及的乐趣,就连世上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都不能跟他相比。
然而......
宋玉喃喃道:“国宝,一国之宝!”
“您好,故宫博物馆。”
“我有一件文物想要上交国家。”
“什么文物?”
“李白,《惜樽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