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剑平一页页地翻阅,虽然他不是专业的科学家,但看过多次此类报告,也能大致把握关键点。
那就是,不懂的公式和理论就跳过。
只需关注最后得出的数据结果和成本估算即可。
当然,前提是,他对这位科学家有着极高的信任,对其提供的数据给予百分百的信任。读完报告后,肖剑平也颇感震惊。
“张总工程师,我个人对你很有信心,但问题是,这个项目存在一些问题!”
“这个计划,必须定位为民用,而且风险极高!”
“早些年,在熊大国的专家领导下,我们已经尝试过相似的项目,但都失败了,耗资巨大,我担心高层不会批准。”
肖剑平对此事不敢擅自决定,于是带着张青来到了军工委的总部。
张青还是第一次造访军工委总部,这里坐落在一个僻静的小庭院内,外观看起来就像普通的农家院。
几亩竹林,几亩鱼塘,看似平常,但实际上,里面是装备了各种尖端科技的指挥中心。
几位军工委的负责人亲自接待了张青。
除了刘毅长官,其他负责人都是首次面对面见到张青,只在电视上见过他。
见到张青如此年轻,他们都感到惊讶不已。
看过张青的报告后,刘毅长官皱紧了眉头,他相信其他长官也有类似的想法。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那时熊大国的科技领先世界数十年。
即便现在继承了熊大国遗产的熊二国,仍然依赖着熊大国的海克斯科技生活。
当年所有人都将熊大国科学家的话视为金科玉律,然而多次试验失败,耗尽大量资金,却未见任何成果。
几位长官聚在一起简单讨论了一番。
“我对张青有着绝对的信任,他提出的项目,我会无条件支持。”
“不能盲目信任,当年我也是参与了熊大国专家的项目。”
“没错,我当年对熊大国专家的项目信心满满,结果如何呢?”“报告写得详尽,可行性极高!”
“核爆舱项目,至今世界都认为可行,可就是未曾成功过。”
几位长官都犹豫不决,无法达成共识,这时刘毅长官开口了。
“这样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请科学院的专家小组给出专业意见。”
这句话决定了方向,几位长官纷纷表示赞同。
随后,他们迅速联络了几位在核物理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召开专题会议。
张青的报告也第一时间送到了这些院士手中。
当然,这些院士分散在全国各地,主持各自的项目,只能通过全息投影临时召开视频会议。
其中,当然包括了华夏物理学界领军人物,张青的老朋友——诸葛隆院士。
除了诸葛隆,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张青,和长官们一样,发出了惊叹。
“竟是如此年轻的后起之秀,看起来比电视上还要年轻几岁。”
“电视上可能是特意戴了黑框眼镜和中山装,显得更成熟些。”
“我们华夏有这样的青年才俊,崛起之日不远矣。”
"您倚老卖老也要有个限度,人家的项目团队里,有两弹一星勋章的科学家,有图灵奖提名者,还有航天奖得主,这还算潜力团队?这已经是我国顶尖的科研团队了,不是吗?"
"咳咳,别讨论这些了,让我们开始正事吧。"
这些专家在核物理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很快就浏览完了张青的报告。他们一眼便大致理解了张青实验的基本原理,即利用类似于爆炸的机制来发电。爆炸后,粒子的冲击会产生类似激光的能量。只要妥善利用,这种激光能量就能转化为电能,从理论上讲,这个实验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所有专家都深知一个道理,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有些事物理论上可能行得通,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比如,完美的莫比乌斯环,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连小学生都能理解,但现实中无法制造出没有厚度的平面。
核爆发电也是如此。在小型实验中,核爆发电已成功过多次,只是涉及能量转换效率的问题。这个项目的微型实验可以说已无进行的必要。
但一旦升级到大型实验,就会立即出现各种无法克服的难题。尤其是使用核爆,会给国外势力提供借口,指责中国借此机会进行核试验等。
有几位专家曾亲自参与过熊大国科学家的相关实验,深知此项目的难度绝非一份简单的报告所能概括。因此,他们的观点也像军工委主任一样,分成了两个阵营。
"这个项目耗资巨大,我当年参与过熊大国科学家的实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看还是算了。"
"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几十年前的例子能作为现在的参照吗?"
"可这几十年来,没有人能在核爆发电上取得任何突破!"
"可控核聚变也是从几十年前熊大国科学家开始研究,同样几十年未有突破,最后不也被张青解决了?"
"我们是科学家,应该相信事实,而非盲目信任人!"
众多科学家之中,德高望重的诸葛隆院士此次一反常态,始终保持沉默。直到所有人的争论暂时平息,他才转向张青。
"张总工程师,你好,我们很久没见了!"
张青也礼貌地回应。
"诸葛院士好!我还在期待有一天能与您合作项目呢!"
"我们现在不就在合作项目吗?理论上,一箭多星计划的主要负责人还是我呢!"
诸葛隆院士微笑着,接着提出了他的真正问题。
"据我所知,一箭多星项目尚未真正结束,螺旋引擎的研究才刚开始,你现在又要进行核爆发电的实验。"
“科学家,最忌讳分心,不能专心一志。”
“同时处理这么多计划,你的身体能承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