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东北新政(上)
    在土地改革如火如荼之际,张作霖政府在5月份召开一场会议,全面启动东三省第一个经济发展三年计划,张汉卿所构思的东北全面建设轰轰烈烈展开。这时候,土改的成效尚未及直接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张汉卿对苏俄的努力改变了财政紧迫的局面。
    要知道《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计28。97%。因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清政府以关税收入仅能抵偿旧借外债,为筹还赔款计,将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各省﹑关,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据此,俄国控制了东三省的全部海关,只是在“日俄战争”后,才丢失了大连、丹东两个重要海港。长春为日俄势力分水岭,哈尔滨为俄国势力范围。各地的关税定义权及海关行政管理权均不在东北联省自治政府手中。所以张作霖虽在初期掌握奉省军政,但财政上却处处掣肘,受制于人。最简单的例子,连当初与冯德麟争夺奉天领导权时都需要向日本举债500万元才获得胜利。
    远在苏联“十月革命”之初,张汉卿便立压众议,率先劝说张作霖以东三省巡阅使的名义通过了对苏俄政府的承认。如此天赐良机,不乘此时拿回些好处,枉来人世一常在史上,这个机会算是白白浪费了----奉军的实力当时也没到这个地步,奉军内部也没有像张汉卿这样洞烛机先的“智囊”。真实的张学良倒是在1929年的时候“振作”了一把,搞了个“中东路事件”,要恢复对北满铁路的占有权。不料已经恢复元气的苏联把他打了个灰头灰脸,从此奉俄形成漠路,也彻底断绝了九﹒一八出事时苏俄可能的救助机会。
    机会有时只是一刹那。
    处在白匪及众多外国干涉势力威胁的新生苏俄政府,对这一雪中送炭之举,很快示以回报:苏俄政府宣布同意并支持东北自治政府和远东共和国的和平协议,并确定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主要是在东北部分),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并与在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交涉后,以渐渐放弃沙俄时代对北满铁路的控制权转为中苏共管,主权在华。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的目的最终只有一个:促使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同张汉卿的分析,这绝不是苏俄好心:1917年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在列宁的建议下,在1918年3月6日与德签订《布雷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这个条约虽然是俄德双方签定的,却大大激怒了苏联国内和国外各种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势力,原因是这个条约让俄国割让了俄国西部大量面积。而列宁判断德国不久后即将失败,所割让的土地失败的德国是无法保有的,最终仍然会落入苏维埃政府之手,此举仍然引起反对派的不满;另一方面,东方战绩因此条约而转为和平,垂死的德国因此避免了继续两线作战的干扰,能够使原本即将结束的战争又延迟一段时间;此外,对社会主义的恐惧也是造成后来列强干涉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俄国内战争正酣,红色政权能否守住尚自顾不暇,且远东又有日本虎视眈眈,自然乐得做人情。
    然而无论如何,在张汉卿的影响下,在近代中国,东北是第一个能够部分收回其关税自主权利的地方,这让张作霖在国内威望大增。也依托得自关税取得的收入,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安然化解过了最困难的第一年的财政赤字及还债危机。过了这个坎,从此之后,随着国库的逐渐充盈,还款就要一年比一年容易了。
    正史载:奉天省是东三省中开发最早、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剩全东北四分之三的工业都集中在奉天。奉天的矿藏也很丰富,如:鞍山的铁矿、抚顺的煤矿等。奉军的大部分军力也都布署在奉天。奉天(沈阳)是满清入关前的帝都,也是“9﹒18事变”前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奉天兵工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不仅能够生产步枪、轻重机枪,还能生产迫击炮、大炮,以及相应弹药。
    吉林省当时没有什么工业。
    黑龙江省是东三省中最北边的一个省,当时地广人稀,省会在齐齐哈尔。主要城市哈尔滨原来只是松花江边的一个小村子。1898年俄国人为修建中东铁路,将哈尔滨迅速扩建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城镇。1903年2月,中东铁路全线竣工通车,负责铁路管理和运营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就设在哈尔滨。所以,哈尔滨是一个带有浓郁俄式风格的城市。时至今日,秋林百货公司的大列巴、哈尔滨红肠,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宏伟的索非亚大教堂,仍能使人想起哈尔滨昔日的俄罗斯风情。解放后,以五十年代开发北大荒和六十年代开发大庆油田为标志,黑龙江才逐渐成为东三省中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剩
    张作霖入政东北之初,他的盟弟及重要亲信张作相就主张“固守关外,将养生息,训练士兵,扩充实力”为上策。张汉卿更是用后来人的智慧,相继主要负责拟定了东北新政,主要内容在政治、军事、经济三方面的齐头并进,从而产生了《东北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三年计划》、《奉军建军纲要》和在张作霖支持下的《东北人民党建党章程》三个划时代的纲领性巨著。
    《东北国民经济发展三年计划》用宏伟的篇幅勾勒了振兴东北的决心和方向,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用自治政府主导的力量计划在三年时间初步建立关系国计民生的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包括铁路、交通运输、冶铁、采矿、煤炭、机车仿制、机床、拖拉机、化学工业、发电、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军工等工业部门。各行业设置公会,政府派员担任行业公会秘书长,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融资加入,政府则以地产、配套产业或以少量现金作为一部分股份加入。
    钢铁和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鞍山和本溪湖,煤炭工业集中于抚顺、本溪湖、阜新,油页岩和合成燃料工业集中在抚顺和吉林,菱镁矿业集中于海城和大石桥,水力发电集中于吉林和鸭绿江,机械、军火、飞机工业中心为奉天,纺织和和食品等轻工业则集中在大连、丹东、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
    金融方面,由政府主导成立东北实业银行、东北交通银行和东北农业银行,允许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形式入股这三家银行。为最大化募集经济建设的资金,政府发行6000万元的“奉天国债”,期限为3年,以全东北人口均摊2元,强制实行。所筹资本作为政府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军备的提升。
    铁路交通方面,成立安奉(丹东----奉天)、平齐(四平----齐齐哈尔)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打通奉天南北以及绕开北满铁路另建吉林连接黑龙江的通道,以加快辽北势力真空的控制。
    水运方面,以松花江流域为中心,建立内河水运系统(之所以放弃建设更重要的营口港是因为离日本控制的关东州太近,而且日本有让当时中国望而生畏的海军,张汉卿自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建立可与日本相媲美的海上力量,与其花费精力钱财便宜日本人,还不如在苏俄境内----历史上苏联政时并未对东北提出进一步要求,相对雄心勃勃要灭亡的日本来说要安全得多----虽然在本质上与日本是一丘之狢----从正史上苏联在挤出东北前大肆掠夺可见一般)。
    财政方面,统一税制,分鸦片税(非常时期,鸦片仍然保留,这可是财政收入大户)、烟草税、农业税、牲畜税、营业税、关税、户口税。以工业为地方政府投资为由,收入全归东三剩地方土地因由政府借款“赎买”,以政府需“还”利息为名,将税收收入的大部分划归地方,国税仅占所收税项的9%。
    教育方面,建立较完整的教育体制,东三省均由政府导入五年制义务教育。缩短大、中普通学校的学时年限。广泛设立职业技能学校,培养相关职业技能人员,建立东北大学(张汉卿任第一任校长)、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0余座大专院校,每个乡镇至少需普及一所小学校。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为二十世纪教育史上的名言。在此之外,盛市、县纷纷建立的三级党校为将来培养人民党干部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重要的一条:发行“奉天券”,将东三省杂散在民间的资本用以币易物的形式逐渐集中到政府手中。少帅论别的比不上他爹,就整钱的能耐比他爹要强得多了。大帅整钱靠做马贼、胡子,那钱来得不地道。少帅“念”过洋书,懂经济,挣钱的方法要酷得多了。
    东北特产是大豆,少帅就专门倒腾大豆到国际市场去卖,挺来钱。有人要说了,倒腾大豆能挣几个钱?倒腾和倒腾不一样,人家少帅发行的是一种不可兑换的“奉天票”,除了有花以外和废纸一样。少帅拿了那个废纸向老乡强购大豆,拿了大豆出口去换钱,换了钱去买军火、搞建设。虽说初期残酷了些,但是这是积贫积弱的中国要想走向复苏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想当初正史上中共政权也是用以农补工的方式才走向工业的发展,而正史上的某个超级大国也就是依靠不断印制美元来维持其经济地位的,看来作法异曲同工。不过此张汉卿比正史上的少帅强了些,他可不会干那些杀鸡取卵的矬事。将来发达了,“奉天券”还是要兑现的,就权当它目前是一个为期n年的国债吧。
    因为东三省实质上是一个独立的王朝,中央的财政政策对关外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