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4章 议事之地
    草原上气氛很紧张。
    原本生活在靠近边城的匈奴部族在往西北迁徙。
    那里有王庭,又能够阻挡秦人的匈奴勇士。
    在这空出来的草原上,多了些特殊的人。
    他们作匈奴人打扮,也住毡帐,也纵马牧牛羊,但若真听其言语,明明就是正经的关中口音。
    这是乌氏倮手下畜牧之人,此前陛下曾答应他给其一处更大的畜牧之地。
    便是这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并非他着急占据此地,而是陛下有所要求。
    如此辽阔草原,空白无人岂不浪费。
    这是一次模仿,用熟悉的畜牧之人,来模仿匈奴的游牧手段。
    但细心之人仍能够发现,这些畜牧之人仍按照大秦十里一亭,三十里燧的间隔而遍布在这处草原之上。
    这道无形的线,其实已经靠近了中间的边界,而很多人都未曾发现。
    百人的队伍很是明显,但他们走到半路时便发现,在这里的畜牧的匈奴人有些不对劲。
    可是怎么不对劲他们又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这些人的牛羊养得确实好。
    等这群人距秦边塞还有二百里的时候,便有秦骑拦阻。
    “何人犯我大秦边境之地!”
    百十匈奴人看着对面十几人,神情郑重。
    有懂雅言的匈奴人听到这话更是眉头皱起。
    好家伙,这处草原何时成了大秦边境之地了。
    你们的边塞还在二百里外呢!
    但这话他们不能说,因为此来并不是为了挑衅,而是为了两邦和平。
    单于来时,曾经嘱托众人,切记不可引得秦人动怒,坏了谈判之事。
    “我等奉单于之命,送来回应秦皇之信。”
    为首的秦骑面露意外,对于陛下写信给匈奴单于的事情他们也有耳闻。
    但真没想到那匈奴单于竟能够回信,竟真敢回信。
    “原来是匈奴信使!可随我等而来!”
    二百里路,三天路程,这一百人的周围有了越来越多秦骑。
    等到了边塞后,便成了千人骑兵围拢在百人之外。
    被围在中间的匈奴游骑很别扭,虽然领头秦骑说这是为了保护他们,可这样子怎么也不像是为了保护而来。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知道这么多的秦骑自何处而来。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秦骑从何而来,因为他们本来还是这道线路上的牧民。
    屯田在这里变了模样,已经成了屯牧。
    当然田也有种,只不过撒的都是苜蓿的种子。
    原本的边塞现在正在发生变化。
    由章邯主持的工程正在进行。
    此地将会由边塞成为一座边城。
    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榆林。
    原因据说是因为陛下看到了城北有一片榆树林。
    同时勘探工作也开始,针对此地的盐矿、煤矿、石油等作进一步考察。
    这是一项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事情,有陛下在此,就算是打仗也阻挡不了此处的开发。
    建设的火热没有阻挡人们围观匈奴游骑的热情。
    秦始皇在边塞府堂上听闻这消息,眼睛一亮。
    这次没有等半月,也就十几日便得了回信。
    他看向一旁众臣,“匈奴王庭距离咱们不过十几日路程啊。”
    以奔马的速度来看,很多人已经猜到王庭所在之地。
    “有了这一个消息,就算陛下信上所写其皆不允,也是赚到了!”
    农乙出言,神情之中已有喜色。
    秦始皇笑了笑,“诸臣说那头曼胆小,朕看其并不胆小,反而有明君之相。”
    随了陛下的意愿,夸奖两句自然无碍。
    “那便召使臣来见!”
    秦始皇大袖一挥,让侍从带人来。
    堂中诸臣整理了一下衣着,秦始皇则掏出了袖中手机,放在桌上。
    正衣冠。
    无论所来何人,仪态还是要整理好的。
    这便是礼节。
    脚步匆匆而来。
    铠甲摩擦之声响亮。
    有甲士列于堂外。
    声声传禀由外而来。
    等到那侍者来到堂中,行过大礼之后,秦始皇眼神中略带诧异。
    “使者眼熟啊!”
    “陛下,我,是我!”
    那使者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脸,秦始皇这才恍然。
    “没想到那头曼竟让你来了!看来是好消息啊!”
    使者笑了笑,点了点头,便将信件呈上。
    秦始皇赐坐后,让人给其倒了一些酒水,然后才展开那张羊皮纸。
    “文笔差些,但将意思讲透了。”
    说完秦始皇将信件遍传诸臣,最后目光落在了饮了一杯酒水的使者身上。
    “当年你言你的主人要杀你,你才逃到秦境,朕问你,回去之后可曾受到了责难。”
    那人拱手,“并未受责难,单于还赏了奴仆与我,现在我也算是跟那主人平起平坐了。”
    这人说话倒不像是当年,想必也是下了一番苦功。
    看来此人能成为这次两邦通信的信使,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众臣看完来信,李斯便道:“陛下,这头曼之意,只是愿意与大秦商议,并未提议事之地,也并未提议事之日。”
    “野蛮之地,无有地名,无有日历,也算预料之内。”
    典客出言,说明了其中缘由。
    李斯便不再言语,他看向其他人。
    并无人言语都看向那个送信之人。
    匈奴信使被这些人的眼神盯得发毛,“单于并无明言此事。”
    “也好,朕这里有些建议,便让……让关都尉寻几位乡间智勇之人,随信使前往匈奴王庭如何?”
    这如何是看向匈奴信使问的,可所问之人却是在座的众臣。
    一个匈奴奴仆,尚能带百人游骑,来往大秦皇帝堂前。
    那秦人之中难道没有这样的智勇之人了吗?
    有,当然得有。
    没有也得有。
    典客道:“此事不急,信使远来辛苦,便在塞上歇息几日,让臣等好好款待!”
    算是为关都尉争取点时间,赶紧拣选可靠之人。
    甄选使者是件技术活,但大秦不缺这个技术。
    典客便善于此事,不然也不能坐上典客的位置。
    六国还在时,多少侍者来往,都是由此而出。
    “如此甚好,那便由典客代朕好好款待这百十位勇士!”
    匈奴使者谢过之后,便随典客离开堂间。
    顿时一阵议论之声便开始了。
    针对那议事的时间,议事的地点,议事的守卫等等等。
    这是他们还未曾想的事情。
    就算秦始皇也未曾想过。
    因为他们并没有预料到这位匈奴单于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难道匈奴内部真被其整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