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黑山老妖,名震天下(5000)
可饶是如此,叶横舟的左手五指,还是结结实实地轰在了淳于琼的面门上。
其中蕴含的浑厚力道,直接将对方那坚逾精铁的脸颊骨碾压得彻底扭曲、变形。
承受如此雄劲,饶是淳于琼一身战躯坚韧无比,也是不能不败。
更不能不死!
拍死淳于琼后,叶横舟足尖一点,震起中兴剑,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他作为轮回者,自然深知打怪之后要摸尸这种事。
将此剑握在手中后,叶横舟当即御使赤剑回鞘,朝着峡谷倒掠飞退。
他拍死淳于琼这招虽是威力无穷,可消耗亦是奇大,以叶横舟此时状态,已极难面对这八百精锐。
故而他选择暂避锋芒,用空间换取恢复真气、神意的时间。
退避中,叶横舟抬起手掌,看着掌心空洞。
他能感受得到,那股风卷残云般的豪阔剑意,始终盘亘在骨骼、血肉中,并未真个散去。
兵家浊气,走的本就是来者不拒、鲸吞万物的路子,能像淳于琼那般,能将其凝练为一的,已足称高手。
可这一剑,却已经超越了单纯追求“统一”、“凝练”的地步,而是抵达了一种即使不同,也能互相配合,甚至是互相成就,发挥出更强战力的境界。
单论这股剑气的品质与力量层次,至少已是五星级水准。
如果说淳于琼运使浊气,就像是将一群手无寸铁的农夫,培养成了一支整齐划一的剑士部队。
那构成这道剑气的浊气,就相当于是弓、马、步三大营齐备,且各部队分工明确、配合完美,将每个兵种的优势与特点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
两方若是战场相逢,谁胜谁负,不问可知。
高祖昔年成事,也正是因循此理,知人善任,以麾下众多忠诚良将为凭,故而能成其席卷天下、纵横万里之势。
恰如鲲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无非乘风借力,如是而已。
光是用神意略略一探,叶横舟对兵家武道的理解,就已更上一层楼,更稍解《大风歌》之真意。
由此他也明白了,用剑者的身份。
想着想着,叶横舟忽然抬起头,望向近千里外的洛阳,眸光灿然如焰,嘴角勾起一个略显狰狞的弧度,酣畅淋漓地大笑出声。
好个帝师王越!
果然不愧“天地四极”之称!
如此剑术,真我敌手也!
淳于琼与叶横舟这电光石火般的交锋,实在是太快,只是兔起鹘落间就已分出胜负,更判定生死。
靠得最近的几名西园军士当即扑向缓缓倒下的淳于琼。
直到此时,他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更未能意识到主将已死的事实。
——这根本就不符合这些军士们一惯所知的常理,比起他们一般所知的军阵厮杀。
这更像是一场刺杀。
尽管他们也从未见过,有哪個刺客是光明正大地踏破军阵,在万军从中取了己方上将首级。
哪怕是战国时期,那位如白虹贯日般,正面刺杀韩傀的传奇刺客聂政,也非是如此悍勇吧?
所以,这些失去主心骨的西园军剑士们,一时间竟是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叶横舟一衣如鹤,踏着岩壁远去潇洒远去。
当他们意识到淳于琼已死,该奋勇杀敌,以报效主将时,叶横舟早已纵越出去数十丈,又哪里还看得见人影?
等众将赤红着眼,追出去数里后,又见黑暗中骤然腾起一条长龙似的火光,呼啸着朝他们包围而来。
正是掉调集起精锐人马,前来驰援叶横舟的张晟等人。
黑山军经历整改也才几天功夫,组织虽是初具雏形,可上下贯通的链接,还并未完全构成,故而张晟还是用了盏茶时间才调集起全部可堪一战的人手。
他们虽是来得稍慢一步,可由于是正面相对,却清晰地看见了叶横舟一掌拍死淳于琼那一幕。
眼见此情此景,就连那些同样跟随前来,却各怀心思的小帅们,都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他们虽然不一定都认得淳于琼,却认得出来其人头上那顶象征大汉高阶武官的鹖冠,认得出来那身西园军制式的铁甲,更感受得到两人交手时所散发出的无穷威势。
——可就是这么一名高阶武官,竟然说拍死便拍死了?
思及此处,众人不由得头皮发麻。
等叶横舟回到阵中,平平一扫,竟没有几人敢于与他对视。
就连张晟都略带愧色地低下头,稽首请罪:
“大统领,我……”
叶横舟自然知道他想说什么,直接一抬手,打断道:
“当下战事紧要,有什么话,先吃掉对方这支兵马再说。”
言毕,叶横舟也不去看张晟脸色,而是当即盘膝而坐,闭目运起功来。
张晟见他如此模样,更是明白轻重,手中九节杖一挥,率自家本部兵马便往前冲杀而去。
亲率一百燕卫疾驰而来的褚燕更觉无奈,这本是他最不愿见之事,但事到如今,又能如何?
所谓一不做,二不休,最起码跟着这肆无忌惮的狂人做事,多少还能自在一点吧。
心中转着“无奈”的念头,可褚燕却冲得比张晟还要快,他眼中绽着凶光,手中拿着两把黑刃,短兵接触的一瞬间,已砍翻两名西园军士卒。
方圆不过数里的战场上,西园军士卒们与张晟、褚燕等人率领的黑山精锐正在惨烈厮杀,只一次碰撞,大地上就像是下了一场血雨。
第一次冲击,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胜过黑山军甚多的西园军,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但在接下来的拉锯战中,西园军很快就暴露出了最大的隐患,缺少一位够分量的主帅坐镇,调度全军浊气。
硕大军阵只在刹那间,就被张晟、褚燕等身负非凡武力的强者们分割成一个个小块,被逐步蚕食。
等到叶横舟稍微恢复状态,能够再次手持刀剑,冲击战场后,余下战事就变成了一边倒的追亡逐北。
放任手下军士们去尽情追逐战功、收集铁甲兵刃等战利品,叶横舟只是立在原本的岩壁外,静静梳理着这次战斗的收获。
与淳于琼一战,堪称是叶横舟第一次对上真正意义上的兵家阵法,哪怕在众人眼中,他阵斩淳于琼的战绩已经足够惊人。
但在他本人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不说其他的,就算单纯比拼力量储备,叶横舟虽未有大军相助,可雷刀、赤剑本身携带的神能灵力,加起来绝对胜过西园军众将总和。
可饶是如此,他还是在经过一番苦战后,才艰难取下淳于琼的头颅。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叶横舟对兵家战阵的不熟悉。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此刻正处在改换武道的关键时期,一身武学体系正在重构,有诸多关节需要梳理、打通。
若有下次,想必结果不会是如此。
想到这里,叶横舟干脆不再关注此间战事,而是径直回首,往军帐处扶刀而去。
淳于琼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回洛阳后,引得天子震怒。
他当即下诏,再发西园三千精兵,令军左校尉赵融亲自率军出征,亲讨太行。
太行一地,本不适合大军争杀,故而发兵三千已是极限,而赵融武功修为实不在淳于琼之下,乃当世一流兵家好手。
在朝中诸公看来,征讨一方草寇,动用如此阵容、耗费这般军资,已有牛刀杀鸡之嫌。
他们都知道,黑山贼的倚靠,不过是那名神秘莫测的大统领,可一介匹夫,再如何骁勇,又如何能独臂当关?
但事实却是,赵融竟然被那大统领率领的三百精锐,带着在太行山里兜了好几圈。
汉军耗费足足一旬时日,非但全无斩获,还被其人多次趁夜突袭得手。
那大统领三战赵融皆轻松取胜,最后一战,赵融被其一掌拍中胸部,虽有宝甲护体,侥幸未死,却仍是被打得重伤卧床,一躺不起。经此一役,太行黑山贼之名,轰传天下。
那名头领也被冠以“黑山老妖”之称,因为河北一地百姓都盛传,此人乃是个身高九尺、腰围九尺的妖变者,动有天雷地火相随,凶残异常。
而在朝中诸将看来,这个称号则是指此人用兵来去无踪,神出鬼没,几如妖魔。
“黑山老妖,嘿,当真是好大的名头。”
洛阳城中的一处平常府邸中,有个鹤发童颜、龟形鹤背的老头子盘坐在一张案几前,捻起生米,塞进嘴中,一边嚼动一边感慨。
他牙齿交错间,不觉迸发金铁铿锵声,更激射出细密的火星,令坐对面那名中年文士不觉皱起眉头。
这中年文士与盘膝而坐、周身松松垮垮,连衣服都只是简单披在身上,束发却不别簪的懒惫老头完全是两个极端。
他穿着一袭宽袍,高冠博带,正襟危坐,脊背挺直如松,一举一动皆成规矩,自有法度。
老头子就像没看见对方的神情一般,旁若无人地端起个缺了角陶碗,一口饮尽后,才眯起眼,屈指敲着桌面,慢悠悠地道:
“赵融这小子的枪棒我也见识过,虽非是如何了不得,也称得上世之一流,即便我徒亲自出手,至少也得走过十合,才能将其拿下,这名黑山老妖……嘿!
连这般阵容都已失败,想来短时间内,你们拿太行山那批人,也别无他法了吧。
小小年纪,便能做得如此大事,莫非真是得了张兄嫡传?既如此,我倒真想上山去见识一番。”
可原本侍立在老人身后,双手抱枪,穿着一袭蓝袍,闭眼假寐的年轻人听到这话后,却豁然睁开眼睛。
这少年人身长八尺,生得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姿颜俊伟,双目却如山泉般清亮,虽还未加冠,却也看得出端得是一条好汉。
听到师父如此评价自己后,少年人稍微思索了一番,才认认真真地道:
“八合。”
听到这话,老头面色一僵,转过头去,拍着膝盖,吹胡子瞪眼道,佯怒道:
“谦虚!谦虚!我在东海是怎么教你的?!”
对师父的恼羞成怒,年轻人早已是司空见惯,只是哦了一声,便不再开口,继续闭眼假寐。
但无论是老人还是中年文士都察觉得出来,这年轻人并非是自夸,亦或是自傲,他只是单纯地不愿听虚言矫饰而已。
中年文士眉头皱得更深,他和这老头相交数十年,深知对方脾性,自然听得出来,对方话中根本是喜悦大过怒意。
他更知道,这老小子久不履陆地,此番前来洛阳,根本就是要和他炫耀这个用来传衣钵的关门弟子。
只是对方收取这名弟子,的确值得如此夸耀。
想到自家那个好剑术胜过好读书的弟子,文士就忍不住心头微怒,有此对比,他便更为欣赏眼前这个端肃求真的年轻人。
抬起头,文士微微颔首,点评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老头子顿时乐呵呵地眉开眼笑,就像文士明白他的性情般,他也深知这名老友的古板方正。
自家弟子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自傲了。
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卢植卢子干的赞许是如何难得?
“君子”二字的分量,又是如何之重?
年轻人听后,握着长枪,朝着对方抱拳一礼:
“君子之称,愧不敢当。”
卢植朝他微微点头,再看向老头,拂袖一挥,拿出一份玉简。
“这是张兄最后留给我的东西,你既然对太行山有意,就帮我带上去吧。”
老头子,也即天地四极之一,东海散人枪神童渊并未急着接过那枚玉符,而是眯起眼睛,肃然正色道:
“难道,就连你也……”
失望二字还未脱口而出,卢植已抬起手,制止了他的说话。
中年文士转过头,目光穿过屋檐和院墙,看向外面那被栋栋高楼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语气莫名:
“这是我欠他的,终须一还。
他的尝试,结果很糟,也让我下定了决心。但,那并非是不再尝试的理由,只有流水才会不腐,只有户枢才会不蠹,而本朝却总是在重复。
不管是哪任帝王,总是要奉经学,承龙气,用宦官,重外戚,走了曹节,来了赵忠,走了窦武,来了何进……又有何区别?
唯愿那年轻人,能够带些不同。”
然后他看向童渊,微微一笑:
“就像你,不也是因此而来吗?老友平素懒散,终日泛舟东海碧波间,笑傲浮生,游戏风尘,却始终勘不破、放不下、丢不掉骨子里的意气,总是对天下万民于心不忍,故而看似逍遥,实则忧心忡忡,又是何苦来哉?”
童渊闻言一凛,默然片刻,却又豪迈道:
“嘿,若真个能如此漠视,我老童岂不是成了个泥胎木塑的,还练枪作甚?”
然后,他看着卢植,一字一句地道:
“子干,有一件事,向来为我平生大憾,你可知之?”
卢植端坐如初,语声虽是淡然,却是字字雷霆万钧:
“你是遗憾,当初未能应张兄之邀,参与起事,与他合战于我。”
童渊也不讳言,只略带些愧色,缓道:
“东海蓬莱一脉,自安期生祖师起,就与道门纠缠甚深,我当初也因此对他颇有成见,却不料是看错了他,更看轻了他。
他们太平道,是当真想重开天地,立规生民,敢为天下先,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他虽然兵败身死,但我心里明白,我不及其人万一,若能重来一次,我愿为他执鞭牵马!”
听到这近乎“挑衅”的言语,卢植也不为所动,只是问道:
“你与张兄不过只有数面之缘,竟对他钦佩至此?”
童渊咧开嘴,豪笑道:
“朋友相交,贵以心知。”
言毕,童渊挥袖收了玉符,大大方方地将后背留给卢植,带着徒弟转身向院外,昂然而去。
他只留下最后一句话。
“异日相逢,怕已是枪戟之间,老友,多加保重。”
“朋友相交,贵以心知……吗?”
念着这句话,卢植只是站起身,立在屋檐下,目送童渊远去。
两人跨出卢植府邸大门时,却正遇见一名腰佩黑白双剑、穿着窄袖劲装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朝此处跑来。
怀抱银枪的蓝袍少年不自觉地望了他一眼。
那年轻人也抬起头,与之对视。
四目相对一瞬后,两人擦肩而过。
童渊却只在意对方配在腰间的黑白双剑,他捻起胡须,眯眼道:
“看来当初子干下扬州,镇庐江、九江,的确是收获颇丰啊。”
年轻人自然不知道师徒二人对他的看法,因为他此时还有更要紧的事,那就是赶在师父发现前,回去补完昨天该抄的书。
可跨过门槛后,年轻人便发现,自己已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因为他刚抬起头,就看见了杵在屋檐下,面色肃然,清癯孤峭如一株崖畔劲松的卢植。
哈哈,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那瞬间,刘备刘玄德已经想到了老家那株大桑树。
——虽然生不能乘此羽葆盖车,死能埋骨此处,也该不错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