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中秋!儒道盛事!万人破境!
“娘!”
“女儿!”
母女相见,好一番寒暄之后,薛母这才想起来带着薛蟠、薛蝌还有薛宝琴跟贾琮见礼。
“见过侯爷!”
“都是自家人,夫人切莫多礼。”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先进府再说吧。”
贾琮赶紧以神力将薛母扶起。
然后带着众人进府。
中门打开,贾琮亲自在门口迎接。
已经是天大礼遇,便是顺德帝过府,贾琮也至多在前院迎着罢了。
这还是念在顺德帝昔日旧情的份上。
没有前去会客的厅,而是直接引着几人来到正院的同僖堂。
大阵笼罩之下,单是进了府邸那一刻,便觉得神清气爽。
更别说在这同僖堂里了。
“这两位便是薛家二房的蝌兄弟和宝琴姐姐吧?”
待到鸳鸯让丫鬟们将茶点端上来,跟薛母又叙了一阵话以后。
贾琮这才看向了跟薛母和薛蟠一同进京的二人。
“不敢当!不敢当!”
“薛蝌拜见侯爷!”
薛蝌闻言,赶紧惶恐的带着胞妹薛宝琴一同对贾琮见礼。
薛家二房此前虽不像大房一般是皇商之家,也是领了内务府的差事。
为皇家在各地搜罗天下奇珍。
只是薛蝌哪里见过贾琮这等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平日里颇为稳重老成少年,此刻见完礼之后也有些不知所措。
“宝钗她二叔原本这两年也帮忙操持家里的盐商买卖,不想年初时候和她二婶先后脚走了,就剩下这俩孩子也是苦命的。”
“我心疼他们,这次进京便把他们一起带上了。”
“说起来这次进京的缘由还跟宝琴这丫头有关呢。”
薛母在一旁见状接过了话茬。
提及两人的身世,亦是忍不住用帕子拭了拭眼角。
“人死不能复生,夫人节哀才是。”
贾琮看了一眼宝钗,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
像薛家二房这等主要人物,不用说也在当地鬼神的重点关照对象里。
寻常的病痛,自有鬼神出手暗中医治。
若是碰到当地鬼神能力有限无法医治的情况,也会层层上报。
可贾琮却没有见过哪怕只言片语的消息。
不用想也知道是消息传到宝钗手上的时候就被截留了。
生死祸福,因果有报!
敕封鬼神时候的煌煌之音多次在耳畔响起过。
宝钗还是那个宝钗。
对外人而言,性情冷漠!
但这种冷漠,却完全是出自于对于贾琮的全心全意。
年初那会正是贾琮与孔家和西洋人斗法正激烈的时候。
擅加干预旁人生死,尤其是为无功德之人改命,无疑是扰乱因果之事。
谁也不知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找补回来。
“对了,我听闻夫人这次进京,是蟠兄长要有喜事了?”
“是,正想要给侯爷拿个主意呢。”
“这不两个月前忠直亲王托人过来给蟠儿说和,说是王府的小郡主正值及笄之年,想要寻一夫婿。”
“薛家有几斤几两,我又如何不知。”
“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才进京来看看,想请侯爷拿个主意。”
忠直亲王乃是皇家的闲散亲王,平素行事低调,除了大朝会之外,朝中鲜有人能见到他。
据说平日里颇为喜欢侍弄草,酷爱垂钓。
还有一点,便是顺德帝唯一的胞弟。
在顺德帝登基以后,多次得到封赏。
据贾琮命鬼神暗中调查的情况,忠直秦王府的德安郡主性格温婉。
亲事肯定是好亲事,比之原著里性格泼辣飞扬跋扈的皇商之女夏金桂不知好上多少倍。
薛母真正拿不定主意的,无非就是不知道贾琮和朝廷如今的关系。
怕影响贾琮的大计罢了。
“这事应该是陛下的主意。”
贾琮不用想也知道背后事情的始末了。
讶然失笑道:“也是一桩上好姻缘,我听二姐姐说过,德安郡主在皇室诸多郡主里面也是出类拔萃的才情。”
“只是蟠兄长以后要收敛性子才是。”
“侯爷放心,薛蟠以前太过胡闹,日后定然会改过从新。”
薛蟠见状,赶紧站起来保证道。
“那便好。”
贾琮颔首:“忠直王府虽然派人过来说和过了,但是这说媒之事也不能让人家再主动了。”
“这样吧,夫人,明日我托林姑父寻个良辰吉日上门提亲。”
“然后蟠兄长就先在京营里补个偏将实缺,总不能就这么娶人过门。”
薛蟠的骑都尉只是武散官,没有实权,放在皇室宗亲里确实上不得台面。
“宝姐姐,你再让人从京中买入一套三进院子给蟠兄长,算是咱们给蟠兄长的贺礼了。”
“怎敢劳烦侯爷破费,蟠儿能找到这份良缘,还多亏了侯爷。”
“还给他在京营谋了差事,这……”
薛母见状,赶紧起身说道。
“无妨,蟠兄长大婚,我和宝姐姐总要表示表示。”
贾琮示意薛母坐下,这才继续道:“方才说宝琴姐姐的事?”
薛宝琴生的极美,丝毫不输于已经化龙之后气质灵秀的宝钗。
名列金钗副册前列。
“这事……”
薛母提及此事,实在是不算光彩,故此斟酌半晌,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最后还是宝钗开口解释了一句。
“宝琴妹妹曾经跟翰林院的梅翰林之子订过婚约,最早几年还好,两家常有书信往来。”
“直到薛家前几年每况愈下的时候,梅家的态度就冷淡下来了。”
“我曾让文管家暗中打探过,那几年梅家在京中跟工部右侍郎家里往来颇多。”
宝钗话说的委婉,但贾琮却听明白其中意思。
无非是梅翰林见薛家每况愈下,起了悔婚另娶的心思。
待到贾琮强势崛起,这才又跟薛家二房联络上了。
“不过是趋炎附势之辈!”
贾琮轻笑一声:“宝姐姐,明日让人以我的名义跟陛下上书。”
“缅甸新定,正值用人之际,南北都护府各缺一书吏。”
“就让那工部右侍郎和姓梅的出京补缺吧。”
“好!”
宝钗笑着应了一声。
薛宝琴见状,心思一下子复杂起来。
梅翰林之子不是良配是肯定的。
但是礼教当前,这年代女子退婚是坏了名声的大忌。
却没想到这棘手的事就这么被贾琮三言两语的暴力破局了。
过去官员犯事也不过是贬谪南方偏低小城。
从翰林到缅甸都护府的七品书吏,看似平级,却已经是形同流放了。
哪里还顾得上婚约。……
薛家进京,对于京城百姓来说不过是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除了在神京各大权贵心中多了几分算计之外。
再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对于神京城诸多百姓还有汇聚而来的士子来说。
真正重要的还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候东篱书院的半圣讲学。
为了这桩盛事。
作为东篱书院山长的顺德帝还特意下旨今年取消中秋围猎。
届时将率京中百官勋贵一同前往东篱书院听讲。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京中汇聚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索性都是书生,讲究斯文。
即便是偶有纷争,也大都停留在嘴上、
要是换成数十万武者汇聚,怕是还不知道要弄出多少乱子。
终于在无数人的期盼之下。
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
今日神京城刻意提前解除宵禁两个时辰。
天还未亮,城门打开!
居住在城里的书生便匆忙出城。
五城兵马司的人早昨晚连夜准备了大量火把之类的照明之物。
端是车水马龙,更多的还是寄住在城外十里八乡农户家的书生。
从空中俯瞰,地上人流汇聚成一条条长龙。
甚至不少人干脆在昨晚便早早地等在东篱书院外面。
“周兄,江西一别三年,别来无恙!”
“哈哈哈,我就知道李兄这次也会前来。”
“之前在城里多番打听都一无所获,没想到在此处碰上了,当真是缘分!”
“靖安侯斩出半圣法身,公开讲学,这等机缘,为兄怎么可能错过。”
“是极是极,若是能从中参悟点什么,至少大儒可期了。”
一路上众多书生相熟的走在一起,甚至有不少故友偶遇。
气氛热烈,堪比年节。
三十余万学子,远不是东篱书院所能承担的。
是以早早地便有书院高手在书院外面开辟平整了土地。
京营将士出动半数,负责维持秩序。
将书生引入划分出来的一片片区域,将其分割开来。
以免众多书生拥挤在一起乱成一团,出现变故后难以及时处理。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均是身着儒杉的书生。
东篱书院的大儒教习见状,也纷纷展露手段,站立于半空。
更上方则是贾琮麾下的第四境鬼神。
黑白无常、枷锁二将、甘柳将军、四季神将!
师尊第四境鬼神在苍穹盘膝而坐,表情冷漠。
虽未发出任何气势,却足以震慑八方!
引得无数书生小声议论。
“这便是靖安侯麾下的高手吗?”
“十尊堪比鸿儒的第四境阴神大修,何其恐怖!”
“早就听说靖安侯麾下高手如云了,别说第四境,便是传说中的第五境也有不少。”
“不说这些高手,单是东篱书院这几十尊大儒教习,天下又有哪家书院比得上。”
“听闻每月还有鸿儒开讲。”
“若是能有幸入东篱书院求学,此生无憾矣!”
一直到上午,太阳升起。
“陛下到!”
远处传来一声呼喊,顺德帝还有百官勋贵今日都是轻装出行。
只带了两千龙禁尉作为侍卫。
最主要的防护力量还是在其身后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紫薇司供奉。
“参见陛下!”
众多书生闻言,赶紧见礼。
声音虽然不齐,却恰好形成了一阵山呼海啸之声,连绵许久。
一路来到最前方专门为顺德帝搭建的彩棚之外,这才回首看向众多书生。
身后紫薇司的一尊炼神供奉施展神通,使得顺德帝的声音威严洪亮。
“朕听闻国之欲兴,须得选贤举才,重用贤良。”
“靖安侯也曾与朕说过,国之未来,在于青年!”
“今日在此地得见我大乾未来的中流砥柱,实为幸事……”
“今日乃是靖安侯公开讲学,朕不能做这喧宾夺主之事。”
“诸位学子且静待,亲自见证这场国朝盛事。”
一番简短的发言,直接将现场氛围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众多书生闻言无不振奋。
如此又过了小半个时辰。
“嗡!”
东篱书院后方,一道金色文气冲霄而起。
犹如一尊煌煌大日,连苍穹上的太阳光辉都被压过。
只是文气照耀在众多学子身上,非但不觉得炽热霸道。
反而给人极其清凉舒适感觉。
就连炎炎夏日的酷热都被驱散。
“来了!”
“这……文气照耀,惠及三十万学子!”
“至诚明心广文侯,这便是半圣之威吗?”
“悟了!”
“我终于悟了!”
“哈哈哈,原来如此!”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文气照耀之下,可不光是身体感官上的舒适,更是有一种精神振奋,内心平和,头脑活跃的感觉。
只觉得平日里艰涩难懂的经意,在此刻稍加思索便可轻松理解。
哪怕没有半圣讲学的事,单是这文气照耀的好处,便足以让三十余万学子感觉不虚此行了。
短短一瞬间,至少上万书生同时破境!
有的孕育出文气种子,破入第一境!
有的文胆汇聚,破入第二境!
更有二十多尊第二境儒者巅峰直接一朝顿悟登顶大儒。
这便是以“儒道规则”斩出的文侯法身的威能。
生来便是“儒道之神”!
不仅仅体现在第五境半圣后期的实力上。
更代表着这天上地下,论起对儒道规则的掌控和契合,没有一人比得上贾琮的这尊文侯法身。
这幅数千人同时突破的场景,端是世上罕见。
……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片刻之后,清朗的声音响起。
苍穹之上,金色文气翻涌。
在文气的中央,文侯法身终于现身。
容貌与贾琮有七分相似,先是对顺德帝微微颔首致意。
而后直接开始这次讲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