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黛玉-无案牍劳形
我叫林黛玉,出自苏州林家。
我的家族曾经非常显赫,传到我爹这一代时虽无爵位,但他老人家年纪轻轻就高中探,乃是官场中一等一的清贵人物。
我的母亲同样不简单,出身一门两国公的贾家,与我父亲可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我的童年最开始很幸福,父母感情甚笃琴瑟相和,我常伴他们膝前无忧无虑。
正统二年,我两岁的弟弟因病去了,那时我还小不懂这意味着什么。
直到正统四年母亲病重,没过多久也撒手而去了,稍微懂事些的我感到了切肤之痛。
最疼爱我的母亲,被放进了棺木中,再也不会对我笑了!
父亲料理丧事后忙于公务,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安慰我,所以我不得不照顾好自己,那时我还不到七岁。
我不断开解自己,母亲是去了天上,化做了星辰永远陪着我,所以我每天都会在窗边看星星。
但在父亲眼中,却以为我是无法走出悲痛,或许是出于对我的爱护,亦或是他确实也割舍不下母亲,亦或者兼而有之,之后他未如常人那般续弦。
为免自己伤心,父亲转眼又过了两三年,待我八九岁时父亲给我请了先生,乃是一位二甲进士。
我当时并不知道,二甲进士什么意思,只知那位先生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
这位先生学问确实极好,但我看得出他其实不喜欢教书,否则他不会总是对着神都叹息。
后来他因善于交际,父亲也觉得此人可以提携,于是便去信都中贾家给他谋了职位。
父亲万万没想到,最终贾雨村得了应天知府之职,多次感慨说贾家没这个本事,而太子也不会插手此事,所以此事困扰了父亲很久。
我也是后来才从陛下口中得知,当年贾雨村能起复为应天知府,其实是睿王一系给太子设的陷阱,只不过最终事情被引偏了方向。
当然,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当时我是跟贾老师去的京城,父亲把我送到外祖母家安顿,说是让我学些教养规矩。
我其实不愿去都中,但为了不让父亲过多担心,我还是依着他的话去了。
相比于在金陵的生活,京城荣国府要有趣得多,尤其与一众姊妹伴在一起,让我比以往多了不少笑颜,所以我很快适应了这里。
也是在荣国府内,我认识到了宝玉,他是善良且蠢直的人,对我极好。
因母亲过世的缘故,我其实比较早慧,所以那时我便以为,宝玉或会是我的良人。
大概过了两年,时间来到正统十年。
在这一年,我第一次听说了“十三爷”这么个人。
他是皇家嫡嗣,但在京城名声却不太好,但因其身份确实太过尊贵,包括外祖母在内的所有人,提到他都谨小慎微。
唯有宝玉浑不在意,甚至还出言讥讽,为此连最疼爱她的外祖母,也极为难得的训斥了他,当然这些对我来说还是不重要。
但我却以为错了,因为没过多久这位十三爷,就赏赐了我好些贵重东西,这让宝玉心里非常不高兴。
让我好奇的是,这位是以父亲有功的名义赏赐,却把近在金陵的父亲越过,反倒把东西送给了千里之外的我。
那时我便觉得,这位十三爷确实和正常人不一样。
之后又过了几个月,宝姐姐一家来到了京城。
与宝姐姐初见面时,我便觉得她与众不同,那是很……玄妙的一种感觉。
抛开学问品貌不谈,宝姐姐身上我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坚韧,所以我对她有一见如故之感。
而她年少失怙,很小就学会了自立自强,协助母亲打理家族事务,这一点让我尤为钦佩。
我在家时,每日见父亲案牍劳形,但却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让他不为我担心。
也是在这天,这位十三爷便回了京,但在当天就出了大事。
因其晕厥,宫里来了人招宝玉入宫,因不明缘由所以阖府上下都很忧心。
而当夜发生的事,也确实非常之惊险,涉及到太子和睿王的争斗。
事后我听外祖母私下感慨过,说那一晚若是稍有不慎,宁荣二府便会招致大祸。
后来我还听说,也是因为十三爷出手搭救,才让贾家和宝玉度过了难关,这让我对十三爷生出了些感激。
宝姐姐到来后我们每日形影不离,而我也从她口中多次听到十三爷。
在提到这位十三爷时,宝姐姐眼中明显有不同的意味,我大概知道那应该是情愫。
对此我深感意外,因为我已经知道,这位十三爷蛮横霸道,按理说宝姐姐这样的人,对他应该深恶痛绝才是。
但不管怎么说,我跟宝姐姐成了知心姐妹,而她也在之后进了宫做侍读,而且很快得了皇后娘娘赏赐。
这些本是好事,宁荣二府都为此庆贺,以表明对皇家的感戴之情,但宝玉总是说些不合时宜之言。
我也不明白,为何宝姐姐那样好的人,宝玉总是对她挖苦讥讽,甚至在府内庆贺时当面说些不合时宜之言。
好在宝姐姐大度,每次都未与宝玉计较,这反倒惹得宝玉气急败坏,这让我觉得他确实很小气。
很快宝姐姐一家搬了出去,他们之间的争斗才停下,也不至于让我太为难。
或许也是从这时起,我对宝玉的一些看法就改变了。
日子就这样平稳过着,很快来到了太上皇圣寿节的前一天,这天于我而言意义非凡。
因白莲教造逆,贼人闯进了荣国府内,十三爷亲自督战平叛之事。
贼人被拿,大舅舅及一众长辈再三请求,才让十三爷允下亲临贾家,接受阖府人丁拜谢其恩情。
也是在这一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十三爷,但当时他给我印象很差,就是个不知不扣的莽夫,甚至可以说是混账。
当时所有人都在厅外拜见,之后他依次召见了宝玉和珍大哥,然后他又以太子的名义,把我也召了厅内问话。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当时他全说了些没用的废话,让我心里只觉得烦人。
可要命的事情来了,他竟当众赐予了我一枚香囊,这可让我大感意外且震惊。
虽然他说得冠冕堂皇,但男女之间送出香囊,却仍然显得很不合时宜。
我虽心中甚为排斥,可他毕竟是皇家嫡嗣,我没有拒绝他的权力,所以我只能叩谢他的恩典。
之后我才知道,这香囊乃是宝姐姐给他做的,他没戴两天就转赠给了我,这确实可以说是混账之举。
之后的日子平稳了许多,可以一提的是元春姐姐被册封为太子妃,当时宁荣二府可谓是鲜着锦。
但我却隐隐觉得,他们似乎高兴得太早了,只不过这些话我只能藏在心里。
转眼又是几个月过去,京城里再度发生了一件大事,既襄王受封然后要选王妃。
宝姐姐要去参选,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毕竟她年少失怙按理说不该去,所以我很佩服她的勇气。
之后因她参选而退出坤宁宫,我因是忠臣之女而被皇后选入宫中,接替了宝姐姐陪在公主身边侍读。
因有皇后娘娘应允,所以宝姐姐过了初选和复选,来到了最关键的终选。
在正统十一年四月十五,这一天之所见所闻,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一天。
襄王妃的终选就在这一天,我和湘云跟在公主身边,亲眼见证了王妃角逐的过程。
当时所有人也包括我,甚至连宝姐姐自己都以为,王妃注定会是那位杨姑娘,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超出了所有人预料。
那位十三爷,竟强行将如意塞到了宝姐姐手中,即便陛下拂袖而去也未更改,当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知道他倾心于宝姐姐,可却没想到这份情谊,在他心里竟是如此之重,乃至于可以无视规则。
敢为天下先、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时我心里冒出了这些话,对这位十三爷好感顿生,只觉得这是天下第一伟丈夫真豪杰。
甚至于当时,我还悄悄拿宝玉对比,顿时只觉有萤火皓月之别。
宝姐姐是命苦的人,但遇上了这样的良人,我觉得她是这世上第一幸运之人。
也是经过了这次的事端,让我对襄王观感好了许多。
只不过他们的婚事终究不合体统,之后不出意外引发了轩然大波,好在皇后是位慈爱的母亲,最终帮他俩把事情压了下去。
然即使如此,他俩的婚事也不顺畅,之后即便完成了婚礼,还是被陛下赶去了上林苑种地。
后来公主带我们去上林苑看过,当看到宝姐姐一身粗布衣服,作寻常农妇装束时我着实被惊到了。
平日见她总是光鲜亮丽,如今确是这般贫苦形象,其中的反差确实太大了。
但是,我从她身上没看到落魄,她的面色依旧红润,即使身着布衣也光彩照人。她的生活确实艰苦,甚至连茶水都没得喝,陛下和皇后娘娘莅临,她也只能端上两碗白开水。
但陛下和娘娘喝了,我便知道他们夫妻过关了,之后发生的事印证了我的猜想。
正统十一年的腊月二十五,父亲被陛下召回京城询问盐务,那天父亲壮着胆子恳求陛下,辞去身上巡盐重担。
最终念及父亲病体难支,陛下准许了他的请求,而我也得了驾跟随父亲出宫去了。
三年多没见,父亲比以往消瘦了许多,那垂暮之态看得我很心疼。
之后的日子又安稳下来,父亲被授予了京中闲职,而我则是继续入宫侍读,只是不时可以告假回家看看。
我是公主侍读、我表姐是太子妃、我好姐妹是王妃,所以我在宫里也过得很好,那些宦官宫女们对我很客气。
在宫里的日子,他总是一如既往找到坤宁宫来,找我和湘云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唯独对自己亲妹妹爱答不理,为此公主还多次跟我抱怨。
不得不说,他确实很没皮没脸,而我也恰恰也沦陷其中,待到察觉已是情根深种。
但我确实勇气不够,无法像甄琴那般主动寻爱,所以我跟他走到一起的时间很晚。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之后他去了西北参战,我的生活里便少了他,然后我自然而然的生出了对他的思念,这是除开父亲唯一让我有此感觉的人。
我日日关注着战报,得知他打下一个又一个胜仗,我心里是既高兴又担心,生怕他在战场上受了伤。
好在他平安归来,这让我欣喜若狂,但我不敢表现得太过。
他在京城没待多久,然后又到了北方去巡边,我一如既往在京城等他回来,但没过多久父亲病重,我必须要回金陵去尽孝。
正统十三年六月,我回到了苏州老家,见到了卧病在床的父亲。
父亲的病比我想象中严重的都,彼时可以说是油尽灯枯,我随时都可能会失去他。
即使如此,父亲还总是宽慰我,还在为我终身大事考虑。
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意,却对我的未来更为忧虑,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阻止我。
一段时间后父亲撒手而去,我在苏州变得举目无亲,甚至连治丧之事都难料理。
好在宝姐姐早有安排,让薛家大哥帮忙奔走,才让我不至于太过狼狈。
也是在这段时间,我代替父亲给他认了嗣子林耀,让他传承父亲的香火。
之后我为父亲守孝,其实也是借此避世,并等待着他的到来。
当时他仍在指挥作战,只不过是在遥远的大洋上,所以我还是每天都替他担心。
好在最终,他一如既往那般获得了大胜,携带无上声威返回了金陵。
他来了苏州看我,好巧不巧的是宝玉也来了,然后不出意外的被侍卫拿下,竟是差点被直接打死。
事情捅到他这里,我看出来他的思量,于是出言为宝玉求了情,毕竟我们也是兄妹一场。
之后我被他带回了京,回到了坤宁宫继续做侍读,而他则在为我的事想办法。
最终,他的目的达到了。
正统十五年腊月十八,我被他抬进了襄王府,被正式册封为襄王侧妃,正式成为了他的人。
只可惜没过多久,他就再度出征去了,好在还有宝姐姐一起伴着。
我知道他的谋划很大,所以此前跟宝姐姐闲聊时,没少为府里的麻烦事出谋划策。
如今我做了侧妃,这方面的事就更多了,而宝姐姐也对我越发倚重。
老实说,这王妃就该宝姐姐来做,那些个罢人、杀人、栽赃、陷害、嫁祸的事,我可以出主意但却没那个狠心。
似宝姐姐这般,操持起来如家常便饭,我觉得我干不来那个。
所以我非常感激她,把我保护得很好,没有让我为难。
之后经过长时间的苦日子,他终于成了皇位最有力的继承人,而这时皇后娘娘便过世了,之后便是他们三兄弟互下死手。
正统十七年的中秋之夜,他和宝姐姐进宫赴宴去了,王府之事全都交给我来处置,是我最难熬最担忧最害怕的一天。
好在他们最终安然回来,之后太子和睿王各自失势。
正统十八年十一月初一,他被立为皇太子。
这份荣光,惠及了阖府上下,而我则被加封为太子侧妃,也是在当日我诞下了橉儿,这是他的第五个儿子。
之后日子就安稳了许多,正统二十年秋陛下崩逝,而他顺理成章继承了帝位。
九月初一,是他登基的日子,我和宝姐姐去了奉天殿楼上,见证了整个过程。
现场气象恢宏,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但当他出现,便盖过其他一切景色,仿佛天地间仅有他一人。
此时他身着冕服威严深重,文武群臣内外使臣匍匐在他脚下,而他则脸色古井无波,仿佛已超脱于这万丈红尘。
在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大明向我走来。
他就是大明,大明就是他!
之后便是后宫册封,宝姐姐毫无疑问成了中宫皇后,而我则被加封为贵妃。
转眼来到乾盛元年,头一次主持举行殿试,如何点出状元令他烦忧。
冯渊和宋子瑜,我看出了他属意于谁,于是便以巧言开解与他,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促成这件事,也让我感触极大。
我的父亲也才是探,而这次的事等同我干预了状元人选,这让人头一次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儿。
老实说那种感觉有奇妙,但我并未于深陷其中,因为我知道那不会有好结果。
我还是情愿安稳些,让儿子平安长大成人,别的事便不敢再多想。
只可惜我想安稳,其他人却未必,比如我的娘家人。
林家自从林耀接手后,每逢年节都会派人来向我道贺,但从来不跟我提帮忙的事,这原本让我很安心,可事实非如此。
我是贵妃,说句不太谦虚的话,后宫除皇后便属我最尊贵,林家根本不需要我亲自出手,只仰仗我的名号就能做许多事。
乾盛五年,都察院清查土地兼并,林家和薛家大举买田的事被捅出,我才知道他们手伸得有多长。
当地官员对林家大开方便之门,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跟林耀称兄道弟,所以林家兼并土地非常容易。
林家如此,薛家就更不用说了,但他们到底兼并了多少土地,查出来是一个三千亩一个五千亩。
这是查出来的数字,但我总觉得不该这么少,但我知道陛下有自己的考量,所以也没看多过问此事。
但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遣人传话给了林耀,告知他若再不安分守己,我必将褫夺他的一切,这于我而言是很简单的事。
老实说,我极少动用自己的权力,为了保护林家才不得不如此,我只盼望林家能明白我的苦心。
对于此事,宝姐姐的处置要严厉许多,先是祈求陛下将薛家降为子爵,然后将其所兼并五千亩土地,分与泗州等地的流民。
之后日子可算安定下来,而橉儿也一天天长大了。
橉儿是个聪明孩子,平日里极少让我操心,只不过他的兴趣比较怪异,对钻研土木器械之格外上心。
我对皇位并无想法,所以他只要不害人,他喜欢什么我都未曾干预,所以他确实过得很快乐。
而宝姐姐可就没这般幸运,她的几个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斗得不亦乐乎,多数时间我见她都是愁眉苦脸。
乾盛八年,我为陛下诞下一个女儿,陛下给她起名朱娴悦。
年幼时还看不出,待悦儿大了些我才发现她跟橉儿截然不同,所以很多时候都不让我省心。
皇后想要女儿却求而不得,于是便对悦儿视如己出,把她可谓是宠上了天,我真的是很难管束得住她。
好在悦儿虽顽皮,但品性却不坏,所以我虽生了不少气,但也没有真正为他忧愁。
好在我的儿子,每每总能捣鼓出一些新奇玩意儿,让我和陛下称赞有加。
好在我的一双儿女,都快快乐乐的成长着,没有因为身外之事而劳心忧心,这便是我最大的幸运。
好在我与陛下,始终琴瑟相和,情谊历久弥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