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要想在幽州、尤其是辽东大有作为,最大的难处并不是军事方面的,而是后勤和生产力方面的。
东北苦寒,道路交通又不便,就算最终打下了那里,很多土地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也不适合耕作、开发。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赵云光靠武力是解决不掉公孙康和扶余国的。
或者说就算能取得一些军事上的胜利,打赢之后也没法把战果变现、获取实质性的收益、未来用于反哺中原战场。
而这些问题,普天之下显然也只有诸葛瑾一人,才有足够高屋建瓴的眼光、魄力和统筹能力,去将其解决。
只是,当初建安十四年、荆北战役刚刚结束、诸葛亮刚刚回成都治蜀的时候,诸葛瑾这边,也还有很多事情要操心。
至少要等到建安十五年,诸葛瑾才有时间把主要精力投注到河北和辽东。
……
话分两头,视线且回到建安十四年夏的襄阳。
诸葛瑾在他二弟再次入蜀后,需要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这年的整个夏秋,他都留在襄阳,协助刘备坐镇中枢。
在这段时间里,刘备本人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安抚新占领的南阳郡等地的百姓和人才,顺带着继续笼络襄阳所在的章陵郡的人心,彻底消化刘表的遗产。
而其他制度性改革的工作,以及推广先进生产力的种田类工作,都交给诸葛瑾统筹抓总。
以刘备的人格魅力,他做稳定人心的工作自然是手拿把掐,绝大部分活儿都很顺利,没什么值得赘述的。
这里面唯一的一件意外,就只是刘琦的寿命问题——历史上的刘琦,最终是在建安十四年病逝的,也就是赤壁之战打完后的次年。
后世有不少阴谋论者,都说刘琦之死和刘备有关,但仔细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这都纯属无稽之谈。刘琦如果能多活几年,对刘备绝对是有极大益处的。
毕竟历史上赤壁之战刚结束时,刘备就是打出帮刘琦恢复其父刘表基业的旗号,招抚荆南四郡的。仅仅一年后刘琦过世,还导致孙权一方有了更多借口就荆州问题跟刘备扯皮。刘备怎么都不可能去害刘琦的,所以刘琦的寿命确实是他自己的问题。
如今这一世,刘备就更没必要害刘琦了,刘备有绝对的实力控制这个大侄儿,刘琦也一直对自己的定位摆得很清晰,知道自己就是玄德叔父的一个马前卒,很安于这个现状。
玄德叔父把荆州从曹操手上打回来之后,还谦让了一下,希望刘琦升一下官职。但刘琦坚持表示,自己不可能担任父亲刘表曾经担任过的职务,他就只当南郡太守很知足了。
刘琦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初先考弃世时,荆北几乎就要落入曹贼之手了。章陵郡、南阳郡,那都是玄德叔父实打实靠自己的兵力从曹贼手上打回来的,又不是从先考景升公那里继承来的。
他刘琦何德何能,怎么能要叔父凭武力从国贼手上打下来的地盘呢?
如此公开谦让了几次,刘备也无可奈何,最后就不再强求了,只是给刘琦又表了一个更高的县侯爵位,并且多增其封户。
最终,刘琦也确实比历史同期,又多活了一两年,熬到建安十五年下半年的时候,还是因为酒色过度染上了重病,而且是那种过于透支身体,导致某些脏器功能渐渐衰竭的病,非当时的药食可治。
刘备后来也多次派名医给刘琦看,甚至还请了年事已高的华佗从广陵乘坐安稳的大船走长江、汉水水路来襄阳,给刘琦诊断。
华佗看完后,暗示说,刘琦公子这病,跟当年灵帝酒色过度衰竭差不多,以华佗的医术,也只能给他开点温补的药物缓解一下。刘琦最后又撑了大半年,到建安十六年时还是没了——就这,他也已经比历史同期多活了两年,也算是够本了。
整个过程,天下人都很清楚,跟刘备丝毫关系都没有。就是刘琦自己不知节制,早年放纵享乐导致的。
但不管怎么说,刘琦终究还是没了,这让刘备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在安抚荆州地区人心、掌握荆州人才方面。
整个建安十五年下半年和建安十六年初,刘备也走不开。一直到后来曹刘再次开战之前,刘备才彻底把荆州的人事和民心整顿梳理扎实,确保内部绝对的团结。
而这段时间里,刘备阵营在关东各州的内政大局,就全靠诸葛瑾一人抓总把控了。
诸葛瑾做事还是很有计划的,他当时就估算过,整个休战种田期,至少会持续两年,甚至两年半。
反正这两年内,曹操基本上是没能力主动对刘备发动进攻的。就算曹操不冷静,真进攻了,刘备的各块地盘也都有一定的地理险阻可以守。加上各军始终都保持了相当的戒备程度,不敢松懈,到时候绝对可以打曹操一个防反,让曹操被更快削弱,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既然明知道自己有至少两年的时间可以慢慢搞,诸葛瑾早在建安十四年的夏天,就大致定了一个安排内政工作重点的时间表。
在建安十四年的后半段,他首先打算操心一下“租庸调法”和“代役钱”这两项变法的全面推广。
如前所述,租庸调法和代役钱刚推出的时候,为了避免阻力过大,所以一开始就选了诸葛亮治下的益州重点试点了两年。
关东各州,虽然也有个别地方跟着一起试点了,比如荆南,但距离全面推广,还差了非常远。
这也是为了防止步子迈得太大、很多细节还没想清楚就乱推、留下漏洞。
将来仓促堵漏、又容易发生朝令夕改的情况,有损朝廷的信用。
所以,让做事谨慎缜密的诸葛亮,先在最需要代役钱制度的地方试试水,磨合彻底,把条理修改完备,该堵的漏都堵好。
到了建安十四年,刘备阵营挟击退曹操之威,正好用一两年的时间,顺势把租庸调法和代役钱彻底推广到治下所有的州。
诸葛瑾稍微计划了一下,在扬州、徐州两地,建安十四年当年就可以全面推广。
因为这两地作为刘备的领土最早,已经治理多年,需要大兴土木的事儿基本上都兴完了。
比如当年诸葛兄弟最早在广陵郡修水利,以及后来在豫章郡整治河道、治水、开铜矿,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这些地方已经建设得很好,徭役需求也就少了,百姓也更富裕一些。
所以,官府允许百姓多缴纳钱粮换取不服役,百姓肯定相对乐意。这样就能为将来的北伐囤积更多的军粮,储蓄更多的铜钱和钢铁。
等扬州徐州彻底推广后,再翻过年来,到建安十五年,荆州、青州、以及刘备占领下的豫州汝南郡,也都能全面推行此法。
这几个州里,青州和豫州是因为占领得晚,治理年限短,民间不富裕,改革的阻力也大,尤其青州是从袁谭手上和平接收过来的,当地原本的利益关系都被保留了下来,比较难插手进去,只能缓一缓。
而荆州原本是跟扬州、益州一样富庶的,只是荆州是建安十四年才刚刚结束战乱,从曹操手上夺回最后两个郡。作为一块战后领土,安定是最重要的,当年肯定不能改革,翻篇到第二年就无碍了。
而按照诸葛瑾再后续的计划,冀州的渤海郡,幽州全境,这都是最后一批全面实施租庸调法和代役钱的。一方面是因为当地比较穷,没什么百姓肯花钱免徭役,你就算早几年开收代役钱也收不到。
另一方面,当地的徭役压力确实比较大。
赵云将来要备战辽东北部的扶余国,肯定需要大量的道路、河流整治,还需要民夫运粮,这都需要百姓服役。
冀州的渤海郡,则是因为长芦盐场还在持续扩建中,所以暂时也不适合搞新法。
后世天津的长芦盐场可是建设了多年,最终几乎把天津甚至沧州沿着渤海的滩涂都用上了。产出的海盐规模,也足以供应后世整个河北。
如今周瑜建设渤海郡长芦盐场,已经建好几年,但规模还能持续扩大。他需要那么多徭役民夫开盐田、当盐工,当然不可能收代役钱。
他倒是会花卖盐收益到的钱财去加快建设、“扩大再生产”。
但这种事情,就不需要靠变法来支持了,直接掏钱雇人就好。
而等到了建安十六年,南方各州都把这两个新法推进下去了,阻力也都扫除了。时机更成熟一些,再到北方的幽、冀顺手为之,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
诸葛瑾花了好几个月,把刘备治下各州全面推行租庸调和代役钱这两项经济变法的时间表制定了出来,也亲自监督了这个计划的初步落实。
搞定这些工作时,时间也已经是建安十四年的秋收了。刚好赶上徐、扬两州冬季农闲用工的时候。
操心推进变法的同时,诸葛瑾也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也没有闲着。
因为他很清楚,对于相对富裕的州,在推广了代役钱之后,你得给百姓另外找到一些冬季能做的、来钱的差事,才能让这个新法的效果发挥到最好。
这也很容易理解:相对富足一些的百姓,宁可花钱也不想去服役,这里面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为了休息一整个冬天的。
以东汉时期的生产力,百姓还没富裕到能彻底躺平的程度。更多的百姓不想服役,是因为他们想花同样的时间去干别的零工赚钱。
所以,官府就要给百姓提供、创造更多打零工的机会。
诸葛亮当初在益州,搞了那么多火气井炼钢工场、井盐煮盐工场,还有遍地开花的蜀锦蜀布纺织业,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而诸葛瑾现在要把二弟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徐、扬,肯定不能完全照抄,也要结合当地的情况,以及最新的生产力科技成果。
徐州和扬州交通比蜀地便利得多,没必要追求产出物的价值密度高、运力依赖低等特征。
而且如果徐、扬也搞那种高价特产的话,刘备就得担心“内需不足”了,诸葛瑾这种有后世经济学常识的人,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蜀锦”可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要是奢侈品生产多了,就算账面上的国力数据好看,那也是虚的。
所以,徐、扬两州要发展更多民生方面的生产力,哪怕这些生产力看上去没那么高大上。
诸葛瑾在做规划的时候,简单梳理了一下,就找到了几个努力方向。
首先,他二弟诸葛亮,那一年在蜀中,利用犍为郡的火气井炼钢工场产出的大量优质钢材,结合新的工艺,鼓捣出了“夹钢法”锻造的长刃战斧,并且配备给板楯蛮兵、叟兵等山地战部队,后来还计划用这些兵种去平定南中。
夹钢法的思路,一开始其实还是诸葛瑾提供给诸葛亮的,只不过他就是点了几句大方向,后续具体的技术研发,还是诸葛亮督促犍为郡守张裔慢慢弄出来的。
在技术成熟之后,用途当然也就不仅限于锻造战斧了。诸葛瑾拿到了二弟分享的具体技术,又考虑到刘备阵营这几年钢材产量有点富余了,就想着用夹钢法大规模生产一些农具,把富余的钢材花掉,顺便也能提升生产力。
东汉时原本的农具,主要就是木柄包了点生铁,很少有用钢材的。
比如耕地的犁,就是头部包点铁,铁一旦磨损没了,光靠里面的木头,犁地效率就会锐减。
诸葛瑾多年前,就帮着稍稍改良过犁的结构。后来刘备阵营治下,传统东汉直辕犁就越来越少了,渐渐换成曲辕犁,也一度提升过耕作和开荒的生产效率。
再往后,连曹操阵营的地盘上,也慢慢渗透学会了曲辕犁,双方的粮食产量和开荒耕作都有所加快,这都是后话——而原本历史上,曲辕犁要到南北朝后期才出现,唐朝才全面普及。所以这项技术革新,也算是稍稍惠及万民了。
如今,诸葛瑾在曲辕犁的基础上,再从材料层面改进,搞了表层夹钢的犁头。
犁的锐利程度提升后,破土所需的力道就进一步降低了,哪怕是单牛拉犁,也能拉动三铧犁,一次性耕三行地,效率颇有提升。
三铧犁在东汉时,原本也是有的,无非就是一次性多带几个犁头,这本身不算结构创新。只是原本的三铧犁需要的牛力太大,并不普及,效率提升也不明显。现在有了夹钢犁头的农具,效果立刻就不一样了。
除了犁之外,其他一些开荒用得到的农具,诸葛瑾也都组织用夹钢法或者包钢法适度生产,以耗掉犍为郡火气炼钢厂的富余产能。
这些产品,也都顺着长江高价卖到荆州和扬州、徐州,当地富裕农户不想服徭役,想交钱替代的,有了更好的夹钢农具,冬天就能多做点开荒准备工作,逐步扩大农业生产。
……
而除了这些农具的改良、增产,诸葛瑾还在造船业和地理探索、物种发现方面,也下了点工夫,做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计划。
因为他很清楚,这些工作,同样可以为刘备阵营的战争潜力提供很大帮助,尤其是帮助赵云搞定四夷。
如果能找到一些东亚范围内的新物种,小范围地理交换一下,尤其是找到耐寒作物,说不定将来东北地区也能开发出来,有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战争潜力价值。
同时,发展造船和航海探险,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官府一旦增加了投资,也可以带动民间相关的造船、机械、木材加工、帆布和绳索生产。这些都会创造冬季农闲时节的岗位,让百姓在“花钱免役”之后找到更多来钱的工作机会,也就能侧面帮助代役钱变法。
考虑到如今刘备阵营已经普遍占据了整个大汉沿海各州郡,所以诸葛瑾再琢磨改良造船技术,已经不需要考虑战船的问题了。
曹操也没有更多的战船和水军使用场景,来跟刘备对抗,未来的战事主要都会是陆战。
但正因为不用考虑船只的战斗力问题,诸葛瑾可以专注于船只的适航性。所以也不用大刀阔斧改得太狠,只要在现有船型上稍稍改良。
甚至就直接拿旧船入坞改造,让海船变得更加适合远航探险即可。
而在进一步改良造船的同时,诸葛瑾内心定下的探索目标也非常明确——如今,东南亚中南半岛沿岸,以及闽中郡对岸的夷洲,刘备的水军都已经可以顺利航行过去了。
毕竟步骘和陆议连林邑稻都找回来了,其他产地比林邑更近的热带产物,找起来肯定也不费事。
不过,此前刘备阵营在往东亚寒带海岸探索时,做得还非常少。而寒带新作物,正是赵云解决东北问题后急需拿来种田的。
所以诸葛瑾就专注于提升海船在日本海的适航性,有的放矢,希望新船能很好地探索扶桑列岛沿岸,以及更北面的外兴安岭、库页岛沿海。
东海郡、广陵郡等地的造船厂,上上下下所有人,对于司徒的命令,当然不敢有任何犹疑和折扣。
所以从建安十四年冬,到整个建安十五年,他们都在兢兢业业设计、改造新船。
并且同时组织起地理探险,往大汉东北方向的边缘海岸线持续深入探索。这些改良和探索工作,也确实没有白费,很快为诸葛瑾带回了丰厚的回报。
而且都是赵云马上就能用上的那种。